鞌之战“鞌”同“鞍”,异体字,《玉篇·革部》:“鞌,亦作鞍。”春秋时期齐国地名,在今山东济南附近。本文选自《左传·成公二年》,标题是后人所加,记述了公元前589年齐晋两个大国在鞌地进行的一场争霸战争。鞌之战是春秋四大著名战役之一(晋楚城濮之战、晋楚邲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鞌之战爆发的原因:这次战争的前八年,即前597年,晋国与楚国在邲这个地方打了一仗,楚胜晋败,晋国(景公)威望下降,这就引起北方另一大国-齐国(顷公)的争霸野心,齐国先后讨伐了莒国、鲁国、卫国,又与楚国结盟。形势对晋国很不利。晋国一方面整顿内部,另一方面又与鲁国、卫国、曹国等结盟。公元前591年,楚庄王去世,来自楚国的威胁暂时得到缓和,但齐晋的矛盾却尖锐起来,表现在:一、公元前592年,晋国代表在齐国受辱。晋国派郤克到齐国参加一个盟会,齐顷公在内室里挂上帷帐,让妇女们在里面窃视。郤克一登上台阶,妇女们看见他一跛一跛的,就哗然大笑起来。郤克勃然大怒。一离开齐国,就发誓说:这个仇不报,就再也不渡黄河向东来了。郤克回到晋国,就建议讨伐齐国。晋侯不听,他又请求带家兵讨伐,也未得到允许。二、前589年,齐国与鲁国、卫国发生军事冲突,鲁国、卫国向晋国求救,这个问题关系到晋国对北方诸侯的领导权问题,晋、齐直接对抗也就不可避免。晋侯命郤克为主帅,率车八百乘,向东进发,这时齐军正好打败卫国返回齐国。晋兵追踪而至,晋军到了齐国的靡笄山下,齐侯也派人要求交战,说:你们带了军队到敝国来,我们也稍稍有点兵力,明天早晨见面如何?”第二天,就在鞌地打了一仗。癸酉…鞌:癸酉,纪日的干支,指成公二年6月17日。师:齐晋两国的军队。陈:读作zhèn,即“阵”字,布阵。“陈”是古字,“阵”是后起字。鲁成公二年6月17日,齐国和晋国的军队在鞍地摆开阵势。邴夏:人名,齐国大夫。御,驾车。“御齐侯”,齐侯,指齐顷公。为动关系,为齐侯御。邴夏给齐侯驾车。逢丑父:人名,齐国大夫。为,动词,做;右:车右,又称骖乘cānshèng,因其乘车时立于车之右,所以叫车右。车右都是勇敢、有力气的人,负责保卫尊者或推车。古时乘车,尊者居左,御者居中;但在作战中,君主或主帅要居中,御者居左。邴夏居左,齐侯居中,逢丑父居右.。晋……右:解张,姓解名侯字张。郤克,又称郤献子,姓郤,晋国大夫,是此战中晋军的主帅,晋解张给郤克驾车。郑丘缓,人名,郑丘是复姓,郑丘缓作车右。解张居左,郤克居中,自掌旗鼓,指挥三军,郑丘缓居右。齐……驰之:姑:①姑且。②时间副词,先。从此说。翦:同“剪”,一对古今字。翦除消灭,即消灭。此:这,这支军队,指晋军。而:顺承连词,而后。朝食:①早饭,名词性词组,活用为动词,吃早饭。我先消灭了这支部队然后吃早饭。②会食。《史记·齐太公世家》作:“顷公曰:驰之,破晋军会食。”很显然,司马迁用“会”去对译《左传》的“朝”。“朝”在古代有“会聚”的意思,“会食”指胜利后的犒赏性的庆功大会餐。《史记·淮阴侯列传》:“今日破赵会食。”这是韩信的勉战令。当与此同。根据事理推断,双方作战是前一天就商定好了的,齐军在临战前不可能不训卒利兵,秣马蓐食,做这种常规的准备。如果将“朝食”理解为“吃早饭”则齐军是处在饥饿状态下投入战斗的,这样大规模的战斗也不可能一时半刻就见分晓,自然是非败不可,齐军的指挥者无论如何也不会作出这样的安排的。我先消灭了这支部队然后
紫苏叶提取物及其保健功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