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的诊治原则———简介K/DOQI及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肾性贫血及其治疗反应对慢性肾衰患者(包括未透析、已透析患者及慢性移植肾疾病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ofLive,QOL)有着重要影响[1,2],其影响程度不亚于透析不充分、营养不良、感染和心血管并发症等。肾性贫血若未治或治而不当,常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使患者预后恶化及QOL下降;反之,肾性贫血得到及时诊断及恰当治疗,则能阻止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QOL及生存率[2]。自1986年临床开始应用EPO以来,肾性贫血的疗效总体上有了突破性的提高。但是,由于医师之间认识不一致、各医疗单位临床实际操作不统一,肾性贫血的实际疗效差别较大,相当多的实际效果与“尽善尽美”理论境界相距甚远。鉴此,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在其早期DOQI(eQualityInitiative)的临床实践指南中就将慢性肾脏病贫血的诊断与治疗列为重要部分之一[3],并于2000年依据1997~2000年间的最新相关医学文献对各指南条款进行重审修订[4]。本文简介NKF于2000年修订的“改善肾脏疾病预后与生存质量的倡议”(NKFK-DOQI,2000)及其中“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NKF-K/DOQI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ANEMIAOFCHRONICKIDNEYDISEASE:UPDATE2000)。1 关于K/DOQI及其前身DOQI1997年由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发起、安进公司教育基金等资助的改善透析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倡议方案(DOQI)正式出台,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公开发表[4]。这一初始方案的目的是统一临床实践透析疗法以进一步改进透析患者的预后及提高其QOL。NKF组织各方面的资深学者组成四个专题工作组,采用已为实践证明的行之有效的遁证医学方法[5],草拟各类相关指南条款,并进行三级编审(包括工作组的拟订、指导委员会的审查、听取公开意见,其中有多学科临床专科医师、护士及肾脏病患者的参与)而最终拟订,并根据最新研究文献定期审订更新。对每一款(组)指南均交待拟订的背景或/和立论依据(包括对所依据文献的比较分析、依据的力度的讨论)或/和未来研究方向,其内容涉及了慢性肾衰(CRF)患者的营养、血透充分性、腹透充分性、血管通路及肾性贫血等问题[fessionals/doqi/doqi/#forward]。NKF不仅发起制订这一方案中的指南条款,而且还在全美国通过教育计划推广这一方案。DOQI指南发表后很快为全美国的3100个透析中心所采用,并在全球各地被广泛翻译,对切实改善透析患者的预后与提高QOL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2000年更新版“NKFK-DOQI,2000”(K-DOQI的字面意义也更新成了kidney-equalityinitiative)的临床实践指南发表于2001年《美国肾脏病杂志》(AmericanJournalofKidneydisease)的增刊上[7]。它对原DOQI营养问题外的其它部分都进行了更新修订,包括指南条款、立论依据、下一步研究方向等。最新K2DOQI除覆盖CRF患者的营养、肾性贫血、血透及腹透的充分性、血管通路等问题外,还将纳入慢性肾脏病的检查评估(evaluation)分类(classification)与归纳(stratification)、慢性肾脏病的骨代谢及相关疾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相关的异常脂质血症等问题[fessionals/doqi/]。该方案的前言明确指出其指南条款仅仅是指南而已,而不是临床实践的标准或强行规定。这一方案不仅是肾脏病科专科医师临床实践的重要依据,也是内科医师、心血管科医师、糖尿病专科医师、家庭医师、儿科医师的有益参考资料。其它地区或国家可以根据国情参照使用。2 NKF-K/DOQI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2000年)介绍2000年版NKF-K/DOQI肾性贫血的临床实践指南包括27条指南条款,有已发表文献支持的指南条款为证据性条款,而无确切证据支持的为观点性条款。27条指南条款分列于贫血的检查、目标血红蛋白水平、铁剂治疗、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EPO不敏感、红细胞成分输血、EPO治疗的可能副作用等七部分中。每一款(组)指南都有较完备的背景资料或/和立论依据,后者不仅充分讨论现有医学文献的研究结果,而且详细交待了研究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附有后注进一步讨论更新的理由及依据。下文介绍该指南的部分引言及全部条款(即大号字体部分为原文),并简介相应条款的背景及立论依据。作者参照原文作简明讨论(小号字体部分),原文见英特网fessionals/doqi/guidelines/。3 NKF-K/DO
肾性贫血的诊治原则———简介KDOQI及其相关临床实践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