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1、能独立认识一类字7个,二类字12个。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后四段。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认认真真的写字和做事。不能埋怨客观条件。4、学习正确运用“还是”、“也”以及“认真”进行口头造句。教学重点:能较好体会和朗读重点段落。教学难点:懂得做事情要认真。不要埋怨客观条件。教学准备:课件、字卡、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设置伏笔。1、今天,丁丁来到我们班,他写字时遇到了小麻烦。老师在想,谁愿意帮助他呢?你们愿意吗?2、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丁丁写字》。伸出手来,跟老师来写题目。齐读课题。3、观察“写”,它是什么结构?上部和宝盖头有什么不一样?你知道它的名称吗?4、随即认识“秃宝盖”。二、学习生字,初读课文。1、师播放录音,学生轻声跟着读2、齐读3、请生小声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用圆圈圈出来,拼读拼音。读的过程中,给课文标自然段号。3、反馈学生认字的情况(1)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2)强调生字的读音,同桌互读“纸、正、身”是卷舌音,“换、跟、身”是前鼻音(3)交流识字方法,开火车读4、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注意听字音。评价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6、老师也想跟你们赛一赛,你们敢不敢?我们比比谁读书读得认真!老师先读,大家“认真”听。准备好了吗?(播放音乐,老师先读,再评价老师朗读)【设计意图:整篇课文的难点是领会“做事情要认真,不要埋怨客观条件”。因此,我在设计范读时,为课文配上非常恰当的音乐——“月光水岸”,美化了学生的想象空间,柔化了课文的说教成分,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于此同时,我特别设计了一个疏漏:故意将第6段的“不是我的纸、我的笔、我的座位不好,是我自己做得不好”中的“自己”漏读,加上之前特别要求学生“认真”听,在实际操作中,学生马上指出老师的遗漏:老师,不是“我做得不好”,是“我自己做得不好”,你把“自己”掉了!我借此教育契机,与学生进行了谈话:看来同学们比老师还要认真!是啊,“自己”绝不能丢!事情做不好,不要怪其他事情或者人不好,要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做的非常认真了?如果没有,那就是“自己”的错!不能把责任推出去,而要揽过来!“自己”不认真,是做不好事情的,对吗?谢谢同学们今天给老师上了一课,老师以后会更加认真的做好每件事。课后,老师们都反应这个环节是整节课的一个亮点。寓教于无形之中,师生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7、轮到同学们了,老师会听得非常仔细,加油!(播放音乐,齐读课文)8、大家读的非常认真!没有读错一个字,还特别的有感情。老师宣布,师生比赛,你们赢了!三、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朗读水平。1、学习第1—3段。①刚才我们读了课文,谁知道丁丁遇到了什么小麻烦?(板书:写来写去——写不好)②(幻灯出示第一段)指名读,我们应该读好哪个词?读出什么心情!齐读。③丁丁真着急!他觉得都是他的东西不好!他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得?请同学小声读1—3段,然后用尺子画出来。④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借纸、借笔、换座位)⑤他
丁丁写字1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