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小翠》中的小翠形象曾丽容(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广东茂名525000)收稿日期:2010-09-27作者简介:曾丽容(1977-),女,广东茂名人,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讲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研究。摘要:《聊斋志异》之《小翠》篇中同名主人公小翠在聊斋众多狐女形象中独树一帜,小翠集智狐、义狐与情狐于一身,她凭借过人的谋略在戏笑顽玩中轻而易举化解复杂的政治危机,智谋韬略使这个形象富于理性光芒,情义兼长又使这个形象富有感性色彩,小翠显示了胸怀韬略、知恩图报、重情尚义的独特人格魅力。关键词:《聊斋志异》;智慧;义狐;情狐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7-5348(2010)11-0023-04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ournalofShaoguanUniversity·《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美貌多情、才华出众的狐女形象而让人留恋叹赏,拈花而笑的婴宁、泉下悲吟的公孙九娘、精通医术的娇娜等等,她们或以其性情,或以其美貌,或以其才学而给读者留下某一方面的深刻印象。这些狐女往往有某种核心的、单一性的形象魅力吸引读者,《小翠》篇中的小翠之所以能在狐女群象中独树一帜,就在于其形象呈现多元性特征,她集智狐、义狐与情狐于一身,涵盖了人类身上多方面具有超越性的品质元素。但目前聊斋研究中对该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较少学者从智性的角度对小翠进行研究。本文拟从小翠形象智、义、情三方面入手,尤重在从智狐的角度解读小翠狐女形象的独特审美意蕴。一、智狐:寓黠于欢,伏警于戏故事开篇讲述越人王太常,孩提时代有狐狸来其身下避雷霆之劫,其兄预言他日后必能大贵。后来果如兄言,王太常少年就登进士,从县令平步青云直至侍御之职。王太常因其一次对狐仙无心之德的庇护而获得了狐仙予以仕途前程的酬报,非但如此,王太常日后屡陷困境之时也一次次得到狐仙的帮助。狐仙之女小翠延伸其母践现义行的品行,在戏笑顽玩中成功帮助王太常一次次化解棘手的政治困境,显示了过人的智谋韬略。小翠初次出场是在王太常的公子元丰患有精神病,十六岁尚且雌雄不辨,无乡党愿与之联姻的情况下由其母登门自荐为媒,而后其母一去杳然毫无音讯。小翠出身及其居里的神秘性显示了一般神怪小说叙述狐鬼“来无踪,去无影”的模式,非人类的特性亦由此初露端倪。小翠在其母去后“殊不悲恋”,对公子的痴呆也“欢笑不为嫌”[1],她在后院与元丰嬉闹玩乐终日,憨跳异常。开篇展示的小翠是一个天真近似于公子一般的痴女,这与下文让人惊叹的智者形象形成巨大反差,独具匠心的欲扬先抑手法使一篇简短的小说文路颇为跌宕有致。小说前述略为提点暗示了“女又甚慧,能窥翁姑喜怒”,一个聪慧伶俐,观人于微的慧狐形象随着故事的展开逐步呈现:原来小翠在表面疯颠憨跳的行为背后却有极强的洞察能力,每每在王太常陷于政治险滩之时以出其不意的招数助他摆脱困境。王太常与同居一巷的同僚王给谏素不相能,王给谏一直暗中谋图设计陷害他,王太常深知其谋但又无计可施。正当他百筹莫解、愁眉23不展之时,儿媳小翠却早已谋划得当,她表面疯癫戏闹实则对王太常处处留意庇护,在戏笑顽玩中轻而易举击败劲敌。从其韬略的运营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步骤:首先易容有术,消敌疑虑。《小翠》篇浓厚的民间故
聊斋志异之小翠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