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巫山庙薛涛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写作背景]薛涛(公元?-832),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亲薛郧(yun2),入蜀为官,举家随迁,不幸薛郧早亡,母女俩相依为命,流落街头,薛涛美丽聪慧,能写能唱,无奈中沦为乐妓。唐时的乐妓只卖艺不卖身,在达观贵人及文人的觥筹交错中,表演歌舞。这种乐妓与娼妓不同,大部分都有文化,薛涛底子本来就厚,再加上聪明,书诗俱佳,很快走红。公元785年,韦皋(gao1)出任蜀节度使(大概军区司令),韦皋是个文人,书法很有几套,懂诗。蜀地的文化氛围当然不如京城长安,韦皋有想法,想提高精神文明建设,举文化大旗。早闻薛涛大名,想召入府,第1次见面,韦皋想试探一下薛涛的诗文水平。让她当面赋诗,题目不限。薛涛略微思索,写出了本文的这首诗。[本诗简析]这首诗的题目是《谒巫山庙》。谒(ye4):拜见。巫山:请参阅本帖中的第44首《如意娘-武则天》。————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高唐:巫山上祭祀媒神的地方。乱猿啼处访高唐:刚一踏入去高唐的路,看见得是乱猿,听到的是乱啼。印象不好。一路烟霞草木香:再往前走,便是烟雾渺渺,草木闻香。进入佳境。这2句,简单看,属于景物描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前2句是近景,这2句是远景。山色未能忘宋玉:巫山的山色仍然像宋玉描述的那样美丽。水声尤是哭襄王:流水声更像是在为襄王哭泣。————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楚襄王好色巫山神女,身败楚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画眉:眉毛。古人常用柳叶比喻女子的眉毛。春天来了,长长的柳枝空中舞动,柳叶好像要与女子的眉毛争短长,可惜已无人欣赏,惆怅寂寞。看到的资料,对这首诗的评价是借古讥今,讽刺当朝皇帝德宗李适。并且得到韦皋的称赞,面试通过。对这首诗,还有话说:,太刻板的人能走红吗?,韦皋可能是她目前见到的最大官员。皇帝宰相如果来,恐怕还轮不上类似她这样的民间乐妓。唐时有“官妓”。,官员给她的印象,非常可能是:大多好色。,“是不是好色自己?”这个疑问她肯定心里有。,即使薛涛不卖,但肯定有卖的,身在其中,也应该清楚。,为什么她自选了这个题目?这个题目有挑逗嫌疑。,也没必要非用这个,可选题目很多。。。,有失身的可能性,她可能有心理准备。那么,这就是面对面“暗挑”韦皋了,韦皋是个文人,如果像娼妓那样见面就扑,即使面试通过,也不会得到对方的尊重,韦皋这种人,非常有可能在这方面,业务“熟”。怎样才能面试通过,以后还要让对方尊重?先“暗挑”,等对方有了意念,再嘎然而止,同时表现淑女样。这就是若即若离。看这首诗的前6句: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朝朝暮暮阳台下,雨雨云云楚国亡。在一个男人面前谈这个话题,别有用心。(暗挑)除非韦皋缺心眼。嘎然而止的就是下面2句:“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柳叶随风飘舞,也枉费心机,没人欣赏。再加一层暗示,像你这么高贵
谒巫山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