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临川区连城乡舍头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扎实有序推进中心村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村点基本情况舍头自然村坐落于连城乡东南、临川中心城区东南城郊,紧靠福临大道,村口距福临大道不到150米,设有公交站台。南连抚吉高速,相距3公里,西连连城乡政府相距1公里,北通上顿渡镇,距区行政中心9公里,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全村辖2个组,162户,606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100多人,有党员13名。耕地面积460亩,旱地面积90亩,山林面积1800亩。主导产业以优质水稻、西瓜、棉花、甘蔗种植为主,优质水稻面积350亩、西瓜92亩,甘蔗、棉花各42亩。、,已在2009年修建完毕,投资额32万元。2014年6月至2015年元月,已完成长800米、,;、宽4米的6座跨渠道桥,投资额为24万元;已完成村民活动场所路面硬化2处,分别为600平方米和200平方米,;已完成长1200米、、,投资额39万元。村内现有一处水塘面积500平方米,村后龙山叫关山,面积为26亩,现有百年古樟5棵,绿树成荫,风景优美。黄氏宗祠占地面积300平方米,还龙庵庙宇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有一所小学(包括幼儿园)建筑占地面积620平方米,为3楼钢筋混凝土结构,另小学操场面积3000平方米。村内有一所卫生室,面积260平方米,有3名医务人员。目前村委会在舍头小学3楼办公。“三网”已全部进村,电、有线电视用户率为100%,移动网络用户率40%。二、指导思想以省、市、区《2015年度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指导,2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按照“中心村十化”建设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科学定位,彰显特色,强力推进我村以完善基础设施和改善人居环境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用2年时间,使舍头村人文、生态、社会环境品质全面提升,进而加快舍头村成为临川近郊具有个性的文化生态休闲村目标实现。三、组织领导为了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连城乡舍头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委会书记黄幸华同志任新农村建设名誉主席,黄开明同志任新农村建设理事长,成员由舍头自然村德高望重、群众基础好的老干部、老党员组成。四、基本原则(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的原则。在区、乡两级的领导下,整合政策、集体、农民、社会各类资源,明确基层组织在中心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履行管理服务功能,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村内每个项目的建设都由村民理事会组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并经80%以上的村民同意后再按程序组织实施。(二)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根据村庄的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人文资源条件,制定科学合理的中心村建设规划,统筹安排好农民建房、基础设施、环境整治、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农民教育等各方面的建设内容,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结合资金筹集情况,先易后难,先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计划,分年度、
临川区连城乡舍头中心村建设实施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