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责任年龄对现行未成年犯罪影响.doc刑事责任年龄对现行未成年犯罪影响刑事责任年龄对现行未成年犯罪影响当前,世界各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从总体上有三个发展趋势:1、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加速发展,各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体现出注重人道主义、注重人权保护,与非犯罪化、非刑罚化的全球性刑事政策紧相呼应的发展趋势。2、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国际交流的加强,各国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在总体上有趋同的发展趋势。3、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更趋合理一致。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又称为起刑年龄。由于起刑年龄以下者对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起刑年龄就成为某一行为罪与非罪的分水岭,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衡量一高低标尺的作用。从世界范围内看,12岁至14岁将是起刑年龄的一个集中区域。一、刑事责任年龄的概述所谓刑事责任年龄,应该是指一国的刑事法律规定的决定当事人是否对自己危笔t补会的行为承担刑事贵任以及影响当事人刑事责任大小、轻重的年龄。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内容包括:第一,刑事责任有无;第二,自然人刑事责任能力人小与量刑轻重;第三,必须是刑事实体法明文规定。中国古代最早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据己知的史料,当推战国时李悝所作的《法经》。其《具法》中规定:“罪人年十五以下,最高三减,罪卑一减;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据此,可以认为,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刑律中年龄已经和刑事责任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刑事年龄在自然人的刑事责任问题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年龄关系到行为人是否触犯法律,是否要受到刑罚,以及刑罚的实施问题。二、我国刑事责任年龄的理论制度分析及分类综观近、现代各国刑法中所普遍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制度,往往采取不同的划分方法把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区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确认不同的年龄对刑事责任能力和刑事责任的有无及大小的不同影响。影响各国刑事责任年龄确定及其阶段划分的因素主要有:各国不同的经济、政治、自然地理、气候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儿童教育实施条件所影响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和社会知识发展速度和程度,法律体制。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立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分类:我国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因此我国刑事责任年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绝对无责任年龄阶段。这是对任何犯罪都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根据刑法规定,实施严重危害社会行为的当时,行为人的年龄不满14周岁的,其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概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其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由政府收容教养。也就是说,只要你是14周岁以下的人,无论行为人的行为有多么大的社会危害性,造成的伤害有多大,都不负刑事责任。2、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阶段。这是依法对部分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按照刑法第17条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严重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此年龄阶段的人如果实施的是上述八种犯
刑事责任年龄对现行未成年犯罪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