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内容提要、关键词………………………………………………………………1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和使命……………………3二、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现状…………………………………………5三、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6四、新时期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及其机制……………………8五、农村青年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11六、结论…………………………………………………………………………13参考文献………………………………………………………………………14内容提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科技等领域的进步和发展。另一方面在提倡“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更显积极意义。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就是农村青年的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的主力军,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最佳、最重要的阶段。中国农村青年在全国劳动力总数占有很大比例。进入新世纪以来,激烈的社会竞争对我国的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从多个方面提高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素质。探讨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和特殊以及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有效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我国和谐、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农村教育对策保障机制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发展分析一、新形势下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背景和使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青年人力资源,正如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研究员所称:“开发青年人力资源,是瞄准了人力资源开发的靶心。”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之所以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主要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1、农村青年总量大。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0年我国农村人口为80739万人,%。其中16~,%,加上36~45岁的壮年人数,,这部分劳动力正是农村经济大潮中的生力军。2、农村青年是整个农村社会中既不甘心埋没于落后现状和传统的小农经济框架之中的群体,又是敢想敢说、敢作敢为的一个群体。他们思维敏捷,身强体壮,风华正茂,既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建设者,也是社会变革的中坚力量,决定农村未来繁荣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根本力量。(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背景下农村青年的角色重置。随着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推进,农民角色重置就是要突破“小农”束缚,实现现代化条件下农民的政治角色、经济角色、市场角色、社会角色和国际角色。通过改变做法,为农村及农民提供应有的教育、科技、公路、电讯、水利、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通过法律机制和农民组织的自我保护以达到切实保障广大农民权益,使农民成为农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非农化的生力军与受益人。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重新认识到农民,重新给农民定位,必须尊重农民自身的选择,按照市场规律,站在人力资源开发的高度,解决好农民角色重置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第一,改革相关管理体制,还农民真正的“公民待遇”;第二,给予农民充分享受义务教育与培训开发的权利和机会。我国农村目前的人力资源现状,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和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种差距的决定性是农村人口没有得到应该与市民同等的义务教育与培训开发的权利和机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城镇居民子女约占70%,农民子弟约占30%;而在全国总人口中,这一数据恰好相反,农民占70%,城市居民占30%。第三、通过完善村民自治,给予农民重复的政治权利。第四、通过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第五、通过试点与改革,推进农民权益保护的落实。(二)入世后农村青年面临的挑战。中国入世后,对农村青年来说,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表现在观念、知识和就业方面,而这三方面的挑战归根结底来自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青年没有“规则意识”、“市场意思”、“开放意识”。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由于农村青年的综合文化水平很低,很难适应农村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必须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水平。在就业方面,这种不稳定因素更多:中国每年的新增劳动力远大于劳动力需求,加上市场竞争导致的减员裁员,加大了农村青年劳动力的就业难度。(三)非公经济对当代农村青年带来的诱惑与困惑。1、国家关于农村非公经济的有关政策。为了引领8亿多农民增收致富,党中央2004年出台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2、发展农村公有制经济的成功实践。事实上,在农村大力发展非公有制
中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发展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