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际经济学理论总结.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商主义(15-17世纪产生于资本主义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保护贸易理论三个观点:。(15世纪——16世纪中叶)又称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英)斯塔福(孤立的、静止的观点)主要观点:,严禁货币输出国内,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他们主张多卖少买或不买并主张采取行政手段,控制商品进口,禁止货币输出以积累货币财富。这就是被称为货币差额论或重金主义的原因。晚期重商主义(16世纪中叶——17世纪)又称贸易差额论或重工主义(英)托马斯孟(运动、联系的观点)主要观点:,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获更多的货币。晚期重商主义重视的是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总体的贸易顺差。他们允许某些地区有贸易逆差,只要对外贸易的总额保持出口大于进口(顺差)即可。这就是被称为贸易差额论的原因。。重商主义者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本国商品出口限制外国商品进口。,扶植和保护本国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如“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即对输入本国的外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或者禁止进口本国不需要的商品,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和保持贸易顺差的目的。进口替代等等。对重商主义的评价通过重商主义的各种政策主张,我们可以看到,重商主义者的基本错误在于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游戏”,一方得益必定是另一方受损,出口者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则减少财富。这种思想的根源是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没有把交换所获得的产品也包括在财富之内,从而把双方的等价交换看作一得一失。重商主义是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但在理论上是不成熟和肤浅的,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这种理论所研究的“商”,只不过是流通领域里的表面经济现象,其理论基础是重商主义的财富观,因此只研究如何从国外得到金银,没能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是否能为参加国带来贸易利益。但它为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形成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是最早的主张自由贸易的理论,由英国古典经济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创立。在他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中猛烈抨击了重商主义,鼓吹自由放任,系统的提出了绝对成本说。亚当·斯密因此成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首先倡导者和鼻祖。,增加国民财富。分工提高了劳动的熟练程度,节省了转换时间,有利于发明创造。,其正确的方面,是深刻指出了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巨大意义。各国之间根据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通过国际贸易使各国都能得利。其错误主要表现在,认为交换引起分工,而交换又是人类本性所决定的。事实上,交换以分工为前提,在历史上分工早于交换。同时,交换也不是人类本性的产物,而是社会生产方式和分工发展的结果。绝对成本说解决了具有不同优势的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的合理性。但是,这只是国际贸

国际经济学理论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19-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