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一定要了解历史史实《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案例黄文孝一、案例生成背景学生对长征的故事已经有了相当的知识储备,这些知识粗浅的认识,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没有一个全面的概念。所以,要想让学生了解长征,必须让学生知道红军长征的线路,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红军的长征。初中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红军长征的故事则是进行“磨练意志,战胜困难,积极乐观,团结互助……”优秀品质教育的好素材。同时也是爱台。二、课堂实录:长征的经过师:红军长征原因我们已经知道了,接着我们看一看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都发生了什么事件,结合课本和红军长征示意图,同学们找一找。哪位同学上来在地图上指出,红军长征的大致行军路线、方向以及在每个地方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放幻灯片)生:瑞金——湘江——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宁。师:她说的很不错,很勇敢,给她们组加上10分。现在哪一组同学再上台来说一说红军长征的路线、方向以及在每个地点发生什么大事情?生:从瑞金出发,路过湘江,损失惨重,然后向贵州进军,路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后到达吴起镇。师:她说得也不错,为她们组也加上10分。(学生们基本都能把发生在长征路上的重大事件说出来,并在地图上指出来,但看得出,还是有些乱,对长征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所以,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再带领学生一起在地图上再“重走长征路”。)师:从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首先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而突破第四道封锁线,也就是血战湘江,是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斗。从出发时的8万6千多人,渡过湘江后,只剩三万多人。渡过湘江之后,博古等人执意要去湘西与二、六军团会合。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得到多数同志的支持。于是红军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贵州北部重镇遵义。并于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之后,是四渡赤水,打乱来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从此跳出敌人的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在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在吴起镇会师。一年后,也就是在1936
学习历史一定要了解历史史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