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土地管理学
主讲教师:吴妍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城市土地管理
1
第一章绪论
课
程
结
构
总
分
总
绪论
土地管理原理
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
地籍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利用管理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土地管理的内容
土地管理方式
土地信息管理
城市土地管理
2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内容提要
土地的基本概念
土地、人口、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土地管理基本概念
土地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城市土地管理
3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土地概念及特性
一、定义
指地球表面陆地和水面的总称,同时,土地还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由气候、地貌、土壤、水文、岩石、植被等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并包含了人类活动的成果,即土地是自然与社会经济的综合体。
土地内涵的变化过程:
土壤
地球表面的陆地
内陆水域
陆地、内陆水域和海洋
在土地这个综合体中,土地质量和用途取决于全部构成要素的综合影响,离开了整体,各个单独的组成要素都不能理解为土地。
城市土地管理
4
第一章绪论
从本质特征看,土地——生产力,土壤——肥力。
从形态结构看,土地——是地上层、地表层和地下层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土壤——只是地表层的一部分。
二、相似概念的区别
土地和土壤
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生产植物的疏松表层。而土地的含义更广。
土地与国土
国土是指一国主权管辖内的版图,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包括资源与环境两部分。
城市土地管理
5
第一章绪论
土地与景观
景观是土壤、风化壳、大陆沉积物、潜水和地表水、植被、近地表大气和物理化学作用紧密联系的综合体,其基本特征是大气候和地理地质条件的统一。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景观只考虑自然地理因素的作用,极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
城市土地管理
6
第一章绪论
三、土地的二重性
土地具有资源和资产的双重内涵,前者是指土地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根本源泉;后者是指土地作为财产,有经济(价值)和法律(独占性)意义。
土地资源
作为自然要素,于现在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为人们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的那部分土地。
土地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即使现在无利用价值的土地,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需求的多样化,将来可能会有用,可能变为宝贵资源。因此,土地资源也可理解为,经过投入,可获得收益的土地。
城市土地管理
7
第一章绪论
土地资产
是指土地财产,即作为财产的土地,具有明确的权属关系(有其物主)和排他性,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土地资源。它是土地的经济形态,其重要属性是有限性、有用性、可占用性和具有价值。
土地作为不动产,是土地实体与权利的有机结合,它既包括有形的土地实体,也包括寓于土地实体中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由此形成的产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出租权、抵押权等)。因此,土地管理所研究的土地,是有形的土地实体与无形的土地权利的统一体。
城市土地管理
8
第一章绪论
四、土地的功能
负载功能
——土地能将生物与非生物负载其上,成为地球一切生物与非生物的安身之所。
养育功能
——土地具有肥力,具备适宜生命生存的氧气、温度、湿度和各种营养物质,使各种生物得以生存、繁衍。
仓储功能
——土地蕴藏着丰富的金、银、铜、铁等矿产资源,石油、煤、天然气、水力等能源资源,沙、石、土等建材资源。为人类生产、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城市土地管理
9
第一章绪论
提供景观的功能
——土地自然形成的各种景观,如群山、大海、瀑布、清泉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风景资源。
储蓄和增殖的功能
——土地作为资产,随着对土地需求的不断扩大,其价格呈上升趋势,因此,投资于土地,能获得储蓄和增殖的功效。
城市土地管理
10
第一章绪论
城市土地管理学 第一章 绪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