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是一种具有遗传特征的原发性心电疾病,以运动或激动后出现晕厥、猝死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好发于年轻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死性,因而了解和掌握CPVT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十分必要,本文将就CPVT得相关问题进行阐述。,这些心脏疾病既包括后天获得性疾病,例如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又包括遗传性致心律失常性疾病,例如长QT综合征。而另有一些患者在无任何心脏结构及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下,儿茶酚胺仍能诱发室性心律失常,这就是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早在1975年Reid就描述了此病的临床现象,1978年由Coumel等[1]报道了这类疾病不仅表现为室速、晕厥和猝死,还发现部分患者有家族聚集现象,但也有散发的病例。他们把具有这种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为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oumel总结的CPVT具有三个典型特征:①心律失常的发生与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运动或情绪激动)有关;②心律失常发生时表现为典型的双向性室速,而在休息时心电图无明显异常;③心脏结构正常。CPVT被认为是一种遗传性相关性心律失常,它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已经越来越多的被阐明。,属于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模式有两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其表型分布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Scan等对两个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的大家系进行了基因连锁分析,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1q42-4,其突变基因编码RyR2。此后,Prior又报道了4例CPVT患者存在RyR2基因突变,进一步证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CPVT与RyR2基因突变有关。随后Laitinen等的研究再次证实RyR2受累是CPVT的原因。RyR2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CPVT多见,先证者中约有50%存在RyR2的基因突变,RyR2基因表达的RyR2通道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肌浆网上,主要作用是调节细胞浆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与平衡的,影响兴奋收缩偶联[4]。研究表明,机体内儿茶酚胺水平的升高,可使突变的RyR2通道出现过度开放,导致舒张期肌浆网大量的钙离子外漏,使细胞胞浆内的钙离子异常增加,导致钙超载,诱发延迟后除极。近来,越来越多的RyR2突变位点被报道,该基因的突变与不典型或隐匿性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VRD2)有关,提示RyR2-CPVT和AVRD2可能是等位基因性疾病,它们有一些相似的临床表现,均表现为交感激活状态时室速、室颤发生。,Lahat等首次报道了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的CPVT,通过对7个有血缘关系的贝多因人家族的研究,并发现该型CPVT和贮钙蛋白2(CASQ2)基因的保守区突变有关,这一基因突变位于染色体1p23-21上。该突变基因编码CASQ2编码肌集钙蛋白(calsequestrin),它是心脏的一种高表达蛋白。肌集钙蛋白是一种钙连接蛋白,位于心肌细胞肌浆网的终末池上,能和大量的钙结合,具有中等的亲和力。这些突变似乎是干扰了钙离子和贮钙蛋白的结合,从而在运动时引起游离钙从肌浆网中渗漏,而儿茶酚胺则是通过
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