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2011-03-0716:55:14)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今天我在这里发言,觉得很荣幸。学生一次考试的成功有很多决定性因素,而老师只是其中之一,所以,今天在这里谈经验实在是惭愧。以下讲的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算做和大家探讨和交流吧。有不足之处,希望大家能给我指出,给予帮助。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只要学生“乐学”,学习成绩自然会有所进步,如何才能达到“乐学”的效果呢?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语文相对于其他学科,更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富有情趣,教师如能恰当运用一些方法,能充分调动孩子学常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我比较注意以下几点: 一、重训练,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接手班级之后,等到班级秩序稳定,我就开始对学生进行读书、说话、小组合作等方面的训练。训练学生怎样以正确的姿势看书读书,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说标准的普通话,还有就是站在自我的角度练习用“我认为……我感觉……我想……”进行说话,树立学生学习的自我意识,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训练学生小组合作怎样学,怎样汇报,怎样评价,并且注重每一个细节。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 丰富的语言来自于积累,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字词、古诗、名言谚语、课外阅读等方面的积累。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分三步骤展开这方面的教学。第一步,我首先抓住教材语文园地中的“日积月累”,通过记忆比拼、开火车、快速接龙等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第二步,使学生能用课本中教给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例如把简单的熟字,也就是已经认识的字加一加,减一减,变成另外一个字,或是熟字加偏旁减偏旁。第三步,围绕“日积月累”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比比谁认识的字多”、“摘苹果”、“登山”,通过这些游戏来让学生认识字词,不但调动学生积极性,而且表现好的学生或是小组,都及时在学习园地上的“展示栏”上,给学生画上红花奖励,让他们感觉到学习中的快乐。 三、通过多途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与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读中感悟”。一年级的课文是富有时代气息、人文色彩和情感因素的,而且文章篇幅不长。用来锻炼朗读是很好的材料,加上课件教学,让学生先模仿录音跟读课文,在了解了课文后再试着自己朗读,一些重点的句子和段落还可以几个学生来比赛读,读完评价再读,看看有没有进步。记得我对学生进行过这样一次语感训练,出示一句非常简单的话“这是我的”要学生读出不同感情来。学生反复读,反复品味。一句简单的话被学生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有自豪的,有骄傲的,有疑问的,有害羞的,有毫不在乎的。看到我的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收获,我非常高兴。而书读出感情了,也就说明把握了文章。这也可以有利于建立我们的班级风格。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读书的指导。在课堂上,我经常设立各种各样的读书比赛,小组读、男女读、抽生范读、教读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其次,我注重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发学生能打开想象的翅膀,读出自己的感受出来。第三,注重自己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级的学生模仿性较强,所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经验交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