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贸导刊物价管理
对阶梯式水价定价模式的探索
文顾晓红叶佰英
摘要:阶梯式水价是指在合理核本水价的一定比例累
定居民基本用水量的基础上,对基本进加价;例如:南京的
用水量以内的用水实行低水价,超过差别水价是属于倍数
基本用水量部分实行超量累进加价法阶梯式水价(见表
。
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阶梯式水价的定)
。
价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阶梯式水另一种是等额法,
价的最优定价,分析了实行阶梯式水即按基本水价累进加
价的节水效应和收入效应,以指导制价一个固定金额例如
。
定阶梯式水价的实践银川的差别水价是属于等额法阶梯根据:户均最低用水量=最低用
。
阶梯式水价定价模式式水价(见表) 水总量总户数
关键词: 。
节水效应收入效应但是,上述阶梯式水价的制定实户均基本用水量=基本用水总
践,其理论依据不够充分因此,在理量总户数
。
目前,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实施论和实践方面都要求探讨阶梯式水户均用水量=总用水量总户
了阶梯式水价,还有相当多城市正在价的定价理论,以指导制定阶梯式水数
。
筹划或即将实施阶梯式水价的实价的实践可以得到与图类似的居民户
。。
施有利于改变我国水资源价值观念, 用水的需求曲线
二、阶梯式水价定价模型。
促进节约用水和可持续发展假设目前某市的单一水价为, 在图中,对于不同的用水区间
。
一阶梯式水价的现状居民用水总量为将居民用水总分别作出边际收益曲线和
、。
从定价理论上看,阶梯式水价是量划分为居民基本用水总量和超,边际成本曲线是从出发的水
对不同用水量区间制定不同价格的额用水总量- ,在居民基本用平线如图所示
。。
一种定价模式,是二级差别定价的水总量中再划分出居民最低用水总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可以从总
一种形式现有经济学教程对二级量厂商的制水单位成本为,该体上确定最优水价:{ , ,}
。。。
差别价格的分析是建立在单一需求市居民总户数为
。
曲线的基础上,购买量越小,价格越最低用水总量是
高,购买量越大,价格越低,从而说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
明实行二级差别价格的厂商可以获必需的用水量,这部
得部分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分用水量的需求价格
余弹性为在基本用
。。
然而,阶梯式水价要求使用量越水总量中扣除最低用
小,价格越低;使用量越大,价格越水总量的部分,其需
高因此,现有理论没有提供这种定求的价格弹性较高;
。
价模式,现有理论也无法说明如何进超额用水总量,其需
行最优定价和分析节水效应求的价格弹性较低
。。
从定价实践看,差别水价的制定居民用水的总需求曲
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倍数法,即按基线如图所示
。
2012 年 5 月中 65
物价管理中国经贸导刊
水量和超额用水量可以行阶梯式水价的最优定价和分析实
。
采用以下两种方法:黄金行阶梯式水价的节水效应和收入效
分割法和统计分布法应如果要从定量角度分析,那么利
。。
(一)根据全市用水总用规划模型求解是一种合适的方
法
量确定户均水用量。
按照黄金分割法,即设=- , =- ,则阶
x x
法,确定: 梯式水价规划求解模型为:
基本用水总量= 用
目标函数:=( -) +
水总量( -) +( -)
× x x
最低用水总量= 基约束条件:
本用水总量(-)
×
令=, , ,则则:户均基本用水总量=基本用
居民户阶梯式水价为表所示
。水总量总户数
户均最低用水量=最低用水总
< -
量总户数≤x1
-
(二)根据户均用水总量确定全市≤x≤
三阶梯式水价的节水效应和收水用量≥
、
入效应根据户用水量的统计分布,确≥
求解上述变量为的
节水效应是指实行水价调整后, 定: 、、x、x
规划模型,就可以从总体上得到最优
在总体上使得用水总量消耗的减少户均基本用水量=户均用水
。水价:{ , ,} 实行阶梯式水价
节水效应可以从绝对量和相对量两量-户用水量的标准差。
后,节约用水( - )- +( -
个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实行户均最低用水量=户均用水
。)- 厂商实现最大利润
阶梯式水价后,与实行单一水价相比量- 户用水量的标准差。。
× 更进一步,可以将节水效应作为
较,预期节约水资源=( -) 则:基本用水总量=户均基本用
△约束条件加入规划模型,从而得到图
+( -) 节约的水资源占实行单水总量总户数
。× 示法无法表示的阶梯式水价定价模
一水价时用水总量的比重为最低用水总量=户均最低用水
△。型
大学校园夜景照明设计研究兼论燕山大学校园夜景照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