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益表如何编制本年累计借方=本年累计贷方=实际损益发生额一、损益表的性质和作用损益表,也叫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收入、费用和经营成果情况的会计报表。损益表揭示了企业利润(或亏损)的实际形成情况。损益表的主要作用是:、营业规模,便于了解企业的销售情况及市场前景。,便于控制和降低成本费用开支水平。、其他业务利润、营业外净收支、总利润和净利润等各项损益指标,便于我们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经营成果,考核企业管理当局的工作业绩。,并据以作出进一步投资或收回投资的决策。二、损益表的结构从理论上说,计算企业损益有两种方法:损益=期末净资产—期初净资产损益=收入—费用前—种方法叫“资本维持法”,经济学研究和反映损益—般是用此方法;后一种方法叫“交易法”,是会计确定损益的方法。这里介绍后一种方法。根据损益表收入和支出项目排列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步式损益表和多步式损益表两种格式。(一)单步式损益表单步式损益表是把所有的收入全部汇总,再把所有的支出全部汇总。然后用总收入减去总支出得到总利润。由于只有一个相减的步骤,所以称为单步式损益表。其格式如表9—5所示。表9-5损益表年月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收入合计总成本主营业务成本经营费用营业税金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营业外支出所得税净利润(二)多步式损益表多步式损益表是采用上下加减的报表结构,把损益表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用不同的收入和费用项目相互配比,每一步都计算出不同的利润指标。第——步计算毛利,第二步计算营业利润,第三步计算利润总额,最后得出净利润。损益的内容和损益的计算方法决定了损益表的结构,损益表的结构反映了不同收入和支出的配比过程,也反映了利润计算的步骤。利润的计算—般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多步式损益表的结构如表9—6所示:表9—6损益表年月项目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减: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减: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加: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减:所得税净利润三、损益表的编制方法损益表需要填列的项目有两栏:“本月数”和“本年累计数”。“本月数”栏按本月实际数填列,“本年累计数”栏填列自年初至本月止的累计实际发生数。损益表的各个项目,都是根据有关损益类账户的本期实际发生额分别填列的。“主营业务收入”:反映企业销售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收入”或“商品销售收入”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填列。“折扣与折让”:是指在销售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在发票金额基础上向顾客减收的金额。折扣包括以鼓励顾客多购货物为目的的商业折扣和以鼓励顾客尽早付款为目的的现金折扣。所谓折让是指由于商品质量或数量不合规定,经协商后向顾客减收的货款。本项目应根据“销售折扣与折让”账户借贷相抵后的差额填列。“主营业务成本”:反映企业销售业务中发生的营业成本,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成本”或“商品销售成本”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反映企业缴纳的各有关流转税(不包括增值税)和有关附加项目而发生的支出,本项目应根据“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或“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等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主营业务利润”:本项目可直接从前面有关项目的数字计算而得: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折扣与折让—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反映企业从事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中取得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减去“其他业务支出”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后的差额填列。“经营费用”:反映企业在进货储存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本项目根据“经营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管理费用”:反映企业在管理活动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本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财务费用”:反映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发生的相关费用,本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填列。“营业利润”:本项目可直接从前面有关项目的数字计算而得: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反映企业对外投资所带来的收益,本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和借方发生额的差额填列。如“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大于借方发生额,则投资收益项目为正数。如“投资收益”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小于借方发生额,则投资收益项目应
损益表编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