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全桥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殷家坝大桥分为左线1#大桥,2#大桥和右线大桥;殷家坝左线1#大桥起始桩号为LK58++,该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重力式台,灌注桩基础及扩大基础;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设计,全桥共4个桥墩,,桩间由横系梁连接(4#墩桩间无横系梁),本桥桥墩桩基d=,,柱间由横系梁连接,(其中4#墩柱间无横系梁连接),墩柱上接盖梁;4个盖梁;0#桥台为桩基础,d=,4#桥台为重力式台、扩大基础。该桥上部结构为5×30m预应力砼T梁,5孔一联,全桥共1联,每孔5片预应力砼T梁,全桥共计25片预应力砼T梁。该桥在两桥台台口处设80型伸缩缝并采用四氟滑板式支座,其他桥墩顶位桥面连续,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全桥支座+垫石+调平钢板共计25cm。殷家坝左线2#大桥起点桩号为LK58+189,终点桩号为LK58+353;桥梁全长164m。该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重力式台,灌注桩基础及扩大基础;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设计,全桥共4个桥墩,,桩间由横系梁连接,本桥桥墩桩基d=、d=,,柱间由横系梁连接,墩柱上接盖梁;4个盖梁;5#桥台为桩基础,d=,0#桥台为重力式台、扩大基础。该桥上部结构为5×30m预应力砼T梁,5孔一联,全桥共1联,每孔5片预应力砼T梁,全桥共计25片预应力砼T梁。该桥在两桥台台口处设80型伸缩缝并采用四氟滑板式支座,其他桥墩顶位桥面连续,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全桥支座+垫石+调平钢板共计25cm。殷家坝右线大桥下部结构为桩柱式墩、重力式台,灌注桩基础及扩大基础;桥墩桩基按嵌岩桩设计,全桥共10个桥墩,,桩间由横系梁连接,本桥共计d=,d=;每个墩2个墩柱,柱间由横系梁连接,(其中5#、、6#墩柱间无横系梁连接)全桥共计10个墩柱;墩柱上接盖梁;10个盖梁;2个桥台,桥台为重力式台、扩大基础。该桥上部结构为11×30m预应力砼T梁,4孔一联和3孔一联,全桥共3联,每孔5片预应力砼T梁,全桥共计55片预应力砼T梁。该桥在两桥台处设置50型伸缩缝,3#、7#墩顶设80型伸缩缝并采用四氟滑板式支座和板式橡胶支座,其他桥墩顶位桥面连续,并采用板式橡胶支座,全桥支座+垫石+调平钢板共计25cm。(++),10cm厚C40砼桥面铺装。二、设计标准1、本桥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0Km/h,设计洪水频率为1/100。2、地震烈度地震基本烈度Ⅵ级设防。三、地形地貌桥区以构造剥蚀溶蚀低中山地貌,区内廖家沟由自北向东东蜿蜓流向南西,河曲发育,沟两侧山岭起伏,地形切割强烈。廖家沟河谷处呈宽敞U型,漫滩沿河交错分布,局部段I阶呈新月状发育,河沟于狭窄处呈V型,河床灰岩无裸露。场地内廖家沟出峡谷后河谷宽敞,河曲发育,河床宽20-40米,呈宽坦U型,主槽于河床中左右摆动,,横坡多变在30~50度间,一般较顺直,在局部地带有少量5~15米高的陡崖。坡麓处有部分崩坡积块石分布。四、水文与气象、工程地质1、水文与气象桥区地表水主要为廖家沟和干溪沟,廖家沟先由东向西经桥位右侧,于K58+270处流向转为SN,经过桥位于下游80米,流向由变为近EW向流出桥区。干溪沟总体流向呈SE至NW向,干溪沟枯水期无水,暴雨期水深可达2~3米;廖家沟常年流水,暴雨期水深可达3米,属渠江水系。测区受大巴山影响,多为东北风,~,最大8级,山区比丘陵区大,故有折断树木,房屋吹毁,农作物受害之例。2、工程地质场区位于固军背斜WN倾没端和长田坝背斜NW翼倾没端的交汇处,有一条走向近北东的压扭性逆断层发育。场地内存在岩溶、断层破碎带和膨胀土等不良地质,属于二级场地,地基由膨胀土、卵石土和灰岩组成。且岩溶、断层发育,岩体破碎,属二级地基。第二节编制依据、原则与范围一、编制依据1、达陕高速公路土建工程万源至达州段D9合同段施工图文件及施工合同书。2、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及工程地质参考资料。3、交通部颁发的现行有效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4、我单位现有的技术力量,机械设备能力以及长期从事高速公路路基、桥涵、工程施工积累起来的施工能力和丰富经验。二、编制原则1、遵循设计文件、施工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的条款,满足合同条款及业主提出的各项要求,特别是工程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2、采用我单位近年来在高速公路路基、桥涵、绿化等工程施工中掌握的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力求做到技术先进、工艺精湛、手段经济、安全可靠、文明环保。3、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的特点,突出重难点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均衡生产,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的施工任务。4、充分考虑当地施工环境的不利因素,按“难易并重,突出重点”的原则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人员设备配置等方面留有余地。5
殷家坝大桥施工设计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