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班高二学年第一次家长会目的有三其一:沟通家长,了解学生;其二:得到认可,方便工作;其三:各抒己见,成就孩子。预期:和家长做朋友,培养感性、知性、理性的孩子!高二是什么?高二的特点?高二孩子应该注意什么?高二孩子应该怎样做?高二家长应该注意什么?高二家长应该怎样做?总的来说,高二是高中三年生活的第二年,它是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其一是整体过渡期,学生彻底熟悉和适应高中生活,完成从初中生到高中生的彻底转变;其二是个体过渡期,因为高二上承高一,下启高三,是承上启下的重点时期,而且就一中的情况来看,高二是结课期,作用至关重要。初中知识的体系直白简单,考点紧扣知识点,学生的学习注重模仿,套路模式被广泛应用,孩子们缺乏实效、实用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高中知识深度、难度、广度都明显加大,即便是把课本上的知识全部吃透也不过能掌握60~70%的知识量。那么如何来吃透高中所有的知识点?学习模式的转变和学习方法的转换势在必行。我们还要知道,高考源于课本,脱离课本,超越课本,尤其是高考从山东卷向全国卷的转变,能力的考查更加明显。所以吃透知识点只是起点,灵活运用才能取得高考的胜利。这两种学习习惯和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学生的自我掌控力和自我执行力。比如高中学习习惯的“自我式”,所说的意思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我也会给孩子们传授很多学,我们还是得让他们知道“苦学+勤学+巧学=成功”,所谓巧学就是方法,但是没有苦学+勤学为前提,所有的所谓学习方法都是一纸空谈。一、两极分化开始严重优等生的成绩优势会导致他们的信心提高,兴趣加大,而靠后的学生屡遭挫折,会产生灰心和自卑的心里,处于中间的学生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没有明确的目的,没有很强的学习动机,会处于一种淡漠的波动的被动状态。二、孤独和焦虑上了高二以后,学生们已经缺失了刚入高中的新鲜感,又没有高三即将面临高考的紧迫感,所以遇到挫折,尤其是考试上的挫折的时候,特别容易受打击,产生自我怀疑和形成自我否定。解读:“老油条”式的高二学生,难免出现学习倦怠感,往往会用我高一学某科学不好,上了高二还是学不好当借口。其实不然,高二的知识很好的体现了模块形式,用数学为例,高一学习的是函数,而高二目前学习的内容是立体几何。不同的学习内容完全可以从头开始,你可以说自己的解题能力不行,但是不能说自己的数学不行,而解题能力就是实际操作的问题了,说白了就是懒不懒的问题,所以这些不应该成为自己成绩上不去的借口。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三”:指的是孩子们学业成功与否的三个组成部分-----家长、学生和老师“应”:我们三个组成部分应该做的事“做”:我们三个组成部分已经做的事家长:陪伴、鼓励、以身作则学生:有动力、有方法、能坚持老师:引导、鞭策、鼓励、示范
高二第一次家长会(刚分班第一次和家长交流) 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