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宜春加快农村客运建设.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近年来,宜春运管局始终把发展农村客运当作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加以落实和推进,该局围绕提高通村率和改善乘车环境两个目标,积极破解农村客运发展难题,努力实现农民“有车坐,好坐车,坐得起车”的愿望。目前全市100%的乡镇和82%的行政村通了班车,建成乡镇客运站73个候车亭1046个,全市农村客运建设已驶上快车道。探索客车通村模式——让农民有车坐受地方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客运的补贴普遍较低,难以维持其正常运行,怎样让农村客运既开得通,又留得住?宜春运管局从实际出发,按照“只要有利于农村客运发展、有利于安全运行,任何方法都可以尝试”的思路,大胆探索客车通车模式。一是以乡镇为片区,实行多线为一体的公司化经营模式。主要由当地人员投资购入新车组建公司经营,所购车辆适合农村道路运行,在行业管理部门的核准下,还可适当从事包车经营,增加运输户的经营收入,全市已有12个片区成立类似公司。二是冷线热线捆绑,延长班线的通村模式。由于农村班线效益低,特别是一些山区线路人口稀少,单批一条班线难以客车经营,采取延长班线,冷热线捆绑经营就较好地解决了经营效益与客车通村的矛盾。三是通过开行隔日班、当墟班、学生班等方式开通农村班线,满足农民的不同出行需求。推进站亭建设——让农民好坐车长期以来,农民候车都处在“晴天日头晒,雨天满身湿”的环境中,候车、乘车条件差是问题的症结。宜春运管局从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快改善农民的候乘环境。在乡镇客运站建设中,采取市场化运作,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拓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破解资金难题。丰城、万载等县市通过站站(交管站、客运站)合建的形式,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解决了建后的管理问题;在候车亭的建设上,加强用地协调,加大宣传力度,调动乡(镇)村的建设积极性。资金上采取向上积极争项目、受益地方适当补贴、承建单位垫资、出让候车亭广告权等办法解决。截止2008年底,全市已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建成候车亭1046个,受益群众近100万人。今年又争取上级部门立项330个,年内将全部完成。发展城乡客运公交——让农民坐得起车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坐的起车,从2007年开始,宜春运管局积极探索城乡公交一体化运行机制,采取“客运的运行方式,公交的车票价格”,把农村票价大幅降下来,如奉新至上富的客运线路,实行公交化运行机制后,票价降了30%,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广大农民。自2008年以来,全市10个县(市、区)以不同的形式成立了城乡客运公交公司,投入收购改造和购置新车资金2500多万元,收购车辆600余辆,购买新公交车近300辆,开通城乡客运公交专线50余条,使全市投放农村的客运运力达到1207辆、22824个座位,逐步实现了城乡客运的无缝对接,方便了农民的出行。(冷新龙)市运管局扎实做好防汛工作4月1日至8月31我省正值汛期,为确保宜春汛期运输安全畅通,市运管局根据省、市文件要求,扎实做好各项防汛工作。健全防汛机构,严格落实责任。市、县二级运管部门均成立了防汛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严格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防汛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落实防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一是全力做好防汛抢险运力的组织准备。要求各县(市、区)运管部门选择实力较强的运输企业作为防汛抢险的主力军,从中落实好防汛抢险的车辆和司乘人员,并制订和完善运力调配预案,以满足防汛抢险运

宜春加快农村客运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1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