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文学课件.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7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公元196—589)
※第一章概论
※第二章建安文学
第三章正始诗歌
第四章两晋诗坛
※第五章陶渊明
1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六章南北朝诗歌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
骈文与散文
※第八章南北朝民歌
第九章南北朝小说
第十章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
2
第一章概论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时代
第二节“乱世文学”及创作主题
第三节门阀制度对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第五节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第六节魏晋六朝文学
的发展历程
3
第一节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人与文学的双重自觉
中国文学史上首次出现的一个文学自觉时代。
⒈个体生命与思想的觉醒:
动乱的社会现实既对人的生命形成严重的压抑和摧残,又促使人们认真严肃地反思生命的价值;加之儒家思想委顿,因此,在以道家思想为主体的玄学风气中追求个体人格的独立与自由,反对人性的异化与束缚,重视心灵的超越与解放,成为时代的总体倾向。
☻“魏晋南朝三百年学术思想,亦可以一言以蔽之,曰个人自我觉醒是已。”
--钱穆《国学概论》
4
一、人与文学的双重自觉
⒉文学创作的自觉:
文学走出了经学附庸的境地,转向了独立发展的广阔空间,在诗歌、散文、辞赋、小说、文论等众多空间都获得空前的硕果。
☻“建安是文学的自觉时代, …这一时代的文学的确有点异彩。”
--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
--宗白华《艺境·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5
二、文学自觉的标志
1、文学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不再依附于其他行当,并出现了专职的文学家。
2、出现了专门的文学理论,并取得显著的成绩: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较细致的区分,并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较明确的认识。
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总之,这一时期文学日益改变为宣扬儒家政教而强寓训勉的面貌,变成了个人的行为,抒发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形成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带来了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6
第二节“乱世文学”及创作主题
一、“乱世文学”:
战乱和分裂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及个人的无能为力形成了魏晋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
7
二、创作主题
1、生死主题:
对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的感慨及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
2、游仙主题:
想象神仙的世界,表现对那个世界的向往及企求长生的愿望。
3、隐逸主题:
包括向往和歌咏隐逸生活的作品,也包括招隐诗、反招隐诗。
8
第三节门阀制度对创作的影响
一、特殊的社会制度:门阀制度
出现在东汉后期,魏和西晋时兴起,东晋时达到顶峰。
表现为士庶的对立。世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享有特权,世代相传;寒门庶族则难以进入上层统治,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东晋时已变为士族与皇权共治。
南朝时氏族势力开始衰微下去。
9
二、门阀制度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1、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许多才高的寒士将不平反映在创作中,形成了这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如左思《咏史》其二、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六等。
2、文学乃至创作集中在少数世家大族手中,与政治权力一起世代相传,出现了大量的文学家族。如“三曹”、“三张”、“二陆”等。
3、在作品中表现为对宗族关系和伦理观念的强调。
10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文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中国课件站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