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良心油条哥.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河北省保定市80后大学毕业生刘洪安自主创业开早点摊,自备“验油勺”炸“良心油条”、自称“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的独特经营方式,虽然价格高出不少,客流却不降反增,“良心油条”成了网民关注的话题,被网友称为“良心油条哥”。刘洪安是河北保定市财贸学校的大专毕业生,虽然学的是会计专业,但他却自谋职业卖起了早点。最初,为了省油,他也把炸油条的油底留在第二天再使用。后来,小刘通过媒体了解到,食用油反复加温会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于是在2012年初,他便使用一级大豆色拉油炸油条,而且每天一换。刘洪安称,自此他卖上了“良心油条”。刘洪安先是找人在早餐点“刘家豆腐脑”蓝色招牌上,做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安全用油,杜绝复炸”的白色醒目标语。同时,为向顾客证明自己的油是新油,刘洪安特意用一张白纸写上了鉴别复炸油的方法,贴在临近油锅的窗口上。另外,他还在油锅边上放了一把“验油勺”,供顾客随时检验。当有顾客对他的承诺有质疑时,刘洪安便会把他们请到“验油勺”前,让他们亲自检验。刘洪安说,他每天用25公斤面粉炸油条,加入约10公斤油最合适。这样炸到最后,他会用勺子撇出上面一部分清亮的,趁热制成花椒油或者辣椒油,冷却后用于中午的凉拌菜,避免因二次加热产生有害物质。最后剩余约四五斤油和锅底油渣会被倒掉,倒进炉灰渣,炉灰渣吸收了就让垃圾车拉走。成本有二三十元,摊到每天200多元纯收入中,还是可以承受的。刘洪安表示他为市民提供早餐凭的是良心,卖的就是“良心油条”。这样做还为自己带来声誉、带来更多的顾客。虽然成本增加了,油条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了一元,可来吃早餐的人却不减反增。经当地媒体报道后,刘洪安在网上也迅速走红,“刘家豆腐脑”的生意得用“火爆”来形容了。“地沟油”、“回锅油”这些严重的影响着我们的饮食安全,尤其是最近爆出的一些食品安全的问题,很多人现在都是谈吃色变。当有市民对不使用复炸油的承诺产生质疑时,刘洪安便会把他们请到“验油勺”前,耐心的告诉他们鉴别油质的方法。当顾客亲眼看到用清亮、不发粘的油炸出油条后,心自然也就放下来了。上午9时许,吃早餐的人逐渐散去。这时,小刘才端上一碗小米粥拿上两根油条坐下来吃早饭。“自己都不想吃的东西,怎么好意思让别人吃。”他边吃边说:“用网络上一句话来说,我卖的不是油条,是生活,只有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才能坦然的享受生活”。刘洪安还表示说,每天炸油条会用去30来斤油,。除了炸完油条的少许表层油用来炸花椒油、拌凉菜,底层油全部倒掉。他说,表层油是新鲜的油,还可以用来吃。有人会问,“良心多少钱一斤?”,做“良心油条”会不会赔钱?刘洪安用行动给出了答案:如果想要做,付出不用太多。不但不会赔钱,还会赚钱。只要道德底线向上提高一点,生意不会变差,甚至会更好。平乡县特教学校校长穆孟杰1999年,倾其所有外加借贷,投资125万元,在东辛寨村建起占地15亩的平乡县特教学校,免费招收盲童,7年中培养150多位残障儿童成为有用之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凤凰卫视等20多家媒体报道了他的事迹,2006年被评为“感动河北”年度人物,2007年当选“感动中国”候选人。办一所特教学校,是穆孟杰多年的心愿。他4岁时因患视神经萎缩症,双目失明了,少年时求学无门。穆孟杰默默地对自己说:“等有钱了,我一定办个学校,让所有的盲童

良心油条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jy041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