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3月31日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十二五”(2011-2015年)时期,是我州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全面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时期。为了部署好这一时期的发展,根据《中共黔西南州委关于制定黔西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本纲要。本纲要主要贯彻州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责和编制专项规划、实施年度计划、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篇 总 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坚持加速发展、统筹发展、可持续发展,全力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第一章 规划背景第一节 “十一五”时期发展回顾“十一五”时期,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总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凝冻灾害、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和前所未有的特重旱灾等带来的严重影响,按照“一二三四”科学发展思路,抢抓机遇、突出重点、加快发展,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综合经济实力节节攀升。预计全州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120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24亿元,为规划目标的135%,年均增长13%以上,,占全省生产总值份额达到7%,比200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为规划目标的165%,,%。,%,累计完成607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5%提高到30%。::::。三次产业发展不断推进。农业平稳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左右,特色农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晴隆模式”、“顶坛模式”、“坪上模式”、“者楼模式”等生态农业模式,建成桔山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兴义万·鲁现代烟草农业试验区,优质粮油、烤烟、蔬菜、茶叶、林果、药材、草地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草地畜牧业发展取得重要突破,%。工业支柱地位进一步增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取得突出进展,煤化工产业取得重要突破,冶金、建材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煤炭、电力、煤化工、冶金和建材为支柱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和以民族制药、烟酒糖茶、特色食品为主的特色轻工产业体系,%。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旅游与体育相结合,旅游业增势强劲,旅游总收入和接待旅游人数大幅增长,逐步成为新兴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租赁、房地产以及餐饮住宿、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县县通高速公路工作取得重要进展,铁路、水运建设取得重要突破,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国家电网建设实现州境全覆盖。沪昆高速公路(黔西南段)建成投运,汕昆高速公路(黔西南段)、惠水至兴仁高速公路(黔西南段)、晴隆至兴义高速公路建设进展顺利,望谟至安龙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继续推进,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全州公路通车总里程从7925公里增加到12610公里,%;长沙至昆明快速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西南水运出海中线通道(贵州段)南北盘江-红水河航运建设工程完成航道整治,建成内河航运四级航道260余公里,500吨级试航成功。建成册亨坝朝水库、贞丰水车田水库、安龙柘仑水库,新增水库总库容2610万m3,盘江灌区、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