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金色的鱼钩》设计、反思、说课稿语文教研组xx-06-0319:42:32阅读626评论4字号:大中小订阅教学目标 ,体会文中人物间令人震撼的情。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 。 ,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培养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外貌,语言,神态,动作描写的含义和作用教学难点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教学过程: 一、导言《金色的鱼钩》是发生在红军长征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想信同学们读过这篇课文之后,一定会被那位老班长的精神所感动。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字词,读熟了课文,下面我们来听写。听写,同桌交换检查书写情况冰推荐字好和得100的同学,得星星。: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要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并结合下列阅读要点进行阅读: ⑴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⑵划出课文中最使你感动的部分。⑶说说你“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这句的理解。 ? (老班长)对他的刻画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完成的,我们来找一下(在书上画出来)并说出其含义。 a外貌描写:(第2821222328段) 含义:划出描写班长外貌的词句全文有六处描写班长的外貌,这是课文思路的主线。这六处是: 课文第2节,班长一"出场"就写了他的外貌:"个儿挺高,......两鬓都斑白了。" 第二次描写是在第8节,小梁看见班长吃病号吃剩的鱼骨头,他"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课文21节里,写病号们不肯喝鱼汤时,"班长皱起眉头"。课文22节,写班长看见大家把鱼汤喝完后,"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课文23节里,当大家走到草地边上时,又对班长的外貌进行描述:"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眼睛深深地陷下去,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我们。" 课文里最后一次写老班长的外貌,是在28节里,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b动作和语言描写:(找几处不唯一,自由说) c人物神态描写的语句,从文中画出来。 3、这篇文章除了通过老班长的外表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之外,还通过“我”的神态、动作、语言来衬托老班长的内心。(同学们从课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 4、本文是刻画老班长,为什么写“我“呢?(讨论)(反面衬托) 5、分析老班长的性格特征。(板书)舍己为人?忠于党和人民…… 6、品读老班长牺牲的段落(28—33) (1)找一学生有感情朗读。(2)师设疑,生分组讨论回答。 7、选读你喜欢的语句。(要饱含真情) 8、讨论,提高思想认识。(ppt课件) ,放在贴身的衣兜里? 〔老班长精神不死,流芳百世。〕“我”把鱼钩收藏起来,是为了革命胜利后送到革命烈士纪念馆去,子子孙孙要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舍己为人,忠于党,忠于革命的高尚品质。 b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说明了什么? 金子是高贵的,而老班长的精神同样是高贵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就像一盏灯,点亮了革命者前进的方向。那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身上看到了老班长那颗金子般的心。 c你是怎样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同上) 三、扩展与延伸. 你能列举老班长式的人物吗? (“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塘中的老同志”“妈妈”“爸爸”……..) :(二选一) 受老班长精神鼓舞方面:我们要走出草地。引导学生想象,在老班长舍己救人的精神鼓舞下,三个小战士互相帮助,艰难地走出草地的情景。: 1、缩写本文 2、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3、搜集长征时期的故事板书设计《金色的鱼钩》外貌描写老班长-------语言描写-------------“我”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正面描写)--------------------------(侧面衬托) 忠于党,忠于人民,一心为同志,舍己救人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作者语言朴实,像讲故事一样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表达了对老班长的深切怀念。我在教学中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因此我提前让学生查阅历史资料背景,为理解老班长的高尚品质奠定基础。 。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入眼看得快,入脑想得快,边读质疑:课文的题目是“金色的鱼钩”,这个鱼钩真的是金色的吗?作者为什么说“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