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综述(包括设计文件、补遗书等)中规定的招标范围、工程项目及数量、工期要求及施工条件及环境等。。、规程及标准等。,充分利用和发扬公司拥有的科技成果、机械设备、技术水平、技术人员及多年积累的施工经验(特别是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等)。本方案编制的范围为湖北省三峡库区秭归县归州马家沟滑坡防治工程,编制的总体及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方法、工艺流程、资源配置、质量安全要求、工期进度安排及施工组织管理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全面系统地阅读招标文件基础上,深刻领会业主意图及对投标者的各项要求。,针对本工程特点,结合本公司多年在同类型工程中的施工实践,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忠实于业主,服务于业主的宗旨,编制本工程具体的施工技术规范。,在中标后的规定时间内,将在原投标书的基础上按照施工详图进行补充,并完善各分项工程施工中的不足方面,本着深化、细化,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设备配置以及保证措施的先进性、合理性、可靠性的关键,力求经济合理。把保证工期,创优良工程及文明施工建立在科学可行的技术基础上,形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进度计划。同时接受业主、设计、监理的指令和指导,做到工程优良、工期确保、业主满意。第二章工程概况及总体规划本工程地处长江左岸卧牛山麓,长江支流吒溪河左岸,,地理位置N31º01′17″,E110º41′48″-11042′10″距行政区划分隶属湖北秭归县归州镇澎家坡8组,距秭归县城约57km。归水公路从滑坡体上部通过,该公路可直接通往兴山,并通过香溪河渡口通往秭归县城河宜昌市,交通条件便利,自公路向主要工点修筑临时道路即可满足施工需要。滑坡地貌形态为近东向西展布,位于向吒溪河和马家沟倾斜的斜坡上。坡体总体为顺坡向,坡面形态为陡缓的折线型,大体呈上陡26°~35°,中缓10°~15°,下陡30°~45°的形态。前缘受河流侵蚀,形成陡坡。坡体受多次变形及人工改造影响,发育多级缓坡平台,陡坎多。滑体上部0~3m为第四系残坡积粉质粘土夹碎石,土石比多在6:4~3:7。粉质粘土黄褐色,稍湿、可塑~硬塑状。碎石为长石石英砂岩、泥质粉岩粉砂质泥岩等。~5cm,最大可达20cm,呈凌角状。下部为块石土,厚度8~11m,土石比2:8~1:9。块石粒径一般为1~2m,大者可达7~8m,碎块石堆积较为密集。:(1)临时道路工程;(2)施工场地清理;(3)抗滑桩工程;(4)排水工程;(5)监测工程;,详见表2-1计划开工日期为2006年5月28日开工,初步拟定竣工时间为2006年12月10日,总工期197天。主要工程量表表2-(40cm×40cm断面)(80cm×50cm断面)(梯形断面)《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执行,达到优良工程工程计划197天完成,拟定在2006年5月28日进场进行施工准备,2006年12月10日工程竣工,施工进度安排详见“施工进度横道图”。以定额分析的工料机数量作为各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施行定额管理,节约能源,节约材料,各项经济指标达到部优标准。安全目标:%,死亡率无。保证无重大安全事故及恶性交通事故。文明施工:技术工种一律持证上岗,严格按技术规范施工,保证工地整洁,场地整齐,做到工完场清,尊重当地的民风、民俗,保护环境,无污染,无冲刷,无水土流失。根据本标合同工程规模、工期及施工特点设立项目部,项目部设置四部一室及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部、计划财务部、机电物资部、综合办公室五个管理机构,同时设置测量组和现场实验室。施工作业层分为抗滑桩施工队(包括六个开挖作业组)、砼施工队(包括砼拌制、钢筋制安、砼浇筑养护等)、机械运输队(包括开挖、运输)、综合队等。机构组织详见框图2-1。公司具有丰富的各类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经验,一旦中标,公司将立即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管理和技术经验和资历的人员组成强有力的项目部。并将在规定时间内,结合工程需要,将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设备、机具运至工地,确保工程即时开工。结合施工进度,将按需要及时从宜昌、秭归及相关地方采购运输符合技术规范和技术条款要求的砂石料、火工材料、钢材、水泥等。施工队伍、设备进场同时,后勤保障予以确保。及时修建临时设施和住房,并结合冬、雨季施工做好各项防冻、防滑工作,注重安全、组织机构框图框图2-1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安全部计划财务部物资机电部综合办公室工程管理部测量队综合队机械
滑坡治理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