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2013-12-0915:50:11 来源:为了让广大市民更多地了解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9年11月8日到12月8日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规划文本和图纸将通过信息公开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公示,以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下一步规划编制单位将把这些意见连同专家的意见一并在报送审批的规划方案中加以体现。《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自2005年批复以来,基本体现了贺州市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要求,解决了贺州市城市发展中许多战略性和实质性问题。并充分发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龙头作用,使建设有法可依。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贺州市城市职能日趋完善,城市布局日趋合理,城市环境日益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承载力大幅度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从2003版规划实施效果看基本达到预期目标,但近年来,贺州城市发展的内外环境有了比较大的变化。首先, 2007年4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平桂管理区;其次,交通通道的超预期建设导致宏观区域发展态势的变化。随着贺州“四高三铁”(桂梧高速、广贺高速(2009)、永贺高速(2010)、南贺高速;洛湛铁路(2009/6)、贵广高速铁路、柳韶铁路),贺江复航,机场的选址,贺州将形成“东靠西连,南北贯通”的交通大格局,贺州将迎来其有史以来最大的发展机遇。交通枢纽城市将成为贺州市城市性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重大项目落户贺州,要求有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以适应新的发展变化。如:华润贺州电厂一期工程占地140公顷,;最后是国家法律政策的变化。尤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实施《新城乡规划法》的需要,使贺州市原城市总体规划面临诸多新的问题。2009年4月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贺州市城乡规划院共同组成修编项目组,开始修编工作。2009年6月22日通过规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评审;2009年8月8日,通过市四套班子联系会议评审;2009年10月23日,规划纲要由区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通过。预计规划修编将于明年初编制完成。(一)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9—2030年,其中:近期:2009—2015年;中期:2015—2020年;远期:2015—2030年;远景:2030年以后。(二)规划空间层次本规划分三个层次(见图1):第一层次为贺州市域,规划面积为贺州市行政区划全部管辖范围方公里,。第二层次为贺八平钟协调区,协调区面积为2485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城区的 2 个街道以及 14 个乡镇所管辖的全部行政区划范围。第三层次为规划区,规划区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包括八步街道、黄田镇、西湾街道、莲塘镇、贺街镇、鹅塘镇、望高镇、羊头镇以及沙田镇的部分地区。其中,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面积78平方公里。范围为东至莲塘镇、贺街镇镇区东部,南至鹅塘镇镇区南部,西至西湾街道西部,北至洛湛铁路线南侧。。(三)规划重点本轮贺州城总体规划修编重点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1)城市性质与职能;(2)城市规模与目标;(3)规划区的划定;(4)中心城区用地空间布局;(5)总体城市设计和景观绿地规划;(6)城市产业统筹协调布局;(7)贺八平钟协调区及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布局;(8)中心城区民生设施空间布局。(四)市域城乡发展目标2015年,全面推进全市各项工作,城乡一体化的推进机制和推进体系基本建立。2020年左右,城乡差距明显缩小,城乡大部分指标实现接轨,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力争在2030年前把贺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五),市域人口为23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0%。中期2020年,市域人口为25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50%。远期2030年,市域人口为28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为171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0%。(1)城镇等级结构(2)城镇规模结构(3)城镇职级结构图2:城镇体系规划图(4)城镇体系空间结构2030年贺州市域形成:市域中心―市域副中心―县域中心―中心镇―一般镇的多层次城镇体系。聚点成轴、以轴带片,构建“一心三片,三轴拓展,集镇繁荣、城乡一体”的空间结构。(1)一个核心区即贺州都市协调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钟山县城为副中心,望高、羊头、回龙为重点镇,成为全市的发展核心区。其主要职能为市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主导产业为现代服务和加工制造业。(2)三条发展轴市域发展主轴(桂广发展轴):红花-钟山-旺高-八步-贺街-信都发展轴线
贺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