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知行合一打造行知品牌合肥市行知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隶属于瑶海区教育体育局,学校占地30余亩,由南北两幢教学楼和一幢综合楼组成,两幢教学楼中间为5000平方米的中央广场,在北教学楼的后面有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塑胶运动场,现代化教育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师112名,40个教学班,2300多名学生。学校中青年教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80%以上,有多位教师在省、市、区级教学比赛中获奖,其中省级教坛新星2人,市级教坛新星11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国家级优质课获得者13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16人,市级优质课一等奖25人,区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优质课获一等奖计46人。1997年9月,恒通机械厂子弟学校作为合肥市首批由厂办学校转为公办学校的典型,更名为合肥市行知学校,这也是省城唯一一所以陶行知先生命名的义务教育学校。行知学校划转14年来,历任领导和全体教师用汗水与心血,浇灌着这片教育的热土,在大家的努力下,行知学校校园环境建设日趋完善,精神建构逐渐清晰,完成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提升了办学层次。教师:在学习中提升做幸福园丁行知学校在完成区级“特色学校”验收后,深深认识到,要达到创建市级特色学校这一目标,必须有大量的创新型的教师,教师只有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才会义无反顾地承担起创造教育的重任,才会有勇气在教育教学进程中去完成从未实践过的未知研究,成为创造型的教师,而读书、教研正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效途径。(一)开展读书活动,共享合作成果学校精心挑选了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人文素养等各类教育理论书籍,为教师搭建平台,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团队读书氛围。组建学校读书的核心组织——读书研究共同体,核心组织通过个人自修、集体交流的方式对教育教学理论进行研读,再通过博客探讨、教研活动、专题讲座、示范实践等形式将研修成果渗透给广大教师。学校还通过搭建网络平台、举行集体教研等方式以制度保障其有效性。①建立“群体”研修博客和“个体”博客,使广大教师既有对共性问题的集体研讨,又有针对教师个人问题的“自修”研究。②学校为老师们搭建有效交流的平台,实现知识的横向流动。每月一次的班主任例会,班主任轮流做工作经验交流。每月一次的集体教研活动,由骨干教师、读书共同体代表、外出学习的老师、参赛归来的教师等,多角度面向全体教师做汇报交流。(二)构建教研机制,教师研修成为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总结,行知学校构建了适合自己的常规教研模式。全校12个教研组每周三下午开展全校常规教研活动,依次安排无生上课、说课、听评课、集体备课、集体教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将教师研修教材、理论学习、团队合作包含其中。同时将教师的注意力从单纯的上课技巧辐射到课前、课后、作业布置、重难点解决等方面,做到了全方位关注教学。行知学校已形成了由常规教研体系和特色教研体系双向支撑的架构。特色教研侧重理论研修与实践,为常规教研提供理论支撑;常规教研侧重日常教育教学问题的解决,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特色教研。几年来,行知学校通过读书、教研“特色”,为老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锻造培养出了一批名师,尤为可喜的是中青年教师正快速成长,其成绩令人瞩目:近年来,在全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大赛中,郑鹏华等10位老师获得一等奖;2010年11月,在华东六省一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大赛中,李真珍老师代表安徽省参赛,获得一等奖;在合肥市20
践行知行合一+打造行知品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