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下语文放飞蜻蜓初读课文第一遍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第二遍读,理解词语的意思。陶行知:慈爱抚摸田埂商量口吻小朋友:翠贞七嘴八舌抢着说入神纷纷蜻蜓:掌握保持平衡掌握方向据说结构复杂孑孓成千上万苍蝇蚊子认读词语哪些自然段写到“捉蜻蜓”?有“放飞”,说明之前肯定有“捉”放飞蜻蜓哪些自然段写到“放蜻蜓”?其他自然段写了什么?(1)(11)谈蜻蜓(2—10)梳理课文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陶行知先生看见一群孩子,就引导他们认识,最后孩子们。捉蜻蜓蜻蜓是人类的朋友放了蜻蜓再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想想课文写了什么?概括大意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自由读文,找一找陶行知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用“”画出来。(独立完成)2、通过陶行知和孩子们的谈话,你知道了蜻蜓的什么特点?(两两交流)3、找出描写陶行知说话时的神态、动作的词句,用波浪线画出来,体会陶行知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交流)合作学习汇报交流一:陶行知问了孩子们哪几个问题?问题一: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问题二: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研究学习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一个男孩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又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课堂练习1、熟读课文2、书写生字3、读准字音露lù水调tiáo整商量liánɡ露lòu脸调diào换重量liànɡ
苏教版三下语文放飞蜻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