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自然辩证法论文——能源与人类.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得分:_______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能源与人类专业:林业环境与能源工程学号: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作者:杨华任课教师:梅宗奇手机号码:**********二○一一年十二月1能源与人类摘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能源,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人类面临着空前的能源危机,通过对人类能源史和当前能源现状的分析,应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哲学的角度指出了能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需找解决能源危机的各种途径。关键词能源;人类;能源危机;自然辩证法;可持续发展引言能源(EnergySource)亦称能量资源或能源资源。是指可产生各种能量(如热量、电能、光能和机械能等)或可作功的物质的统称。是指能够直接取得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包括煤炭、原油、天然气、煤层气、水能、核能、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一次能源和电力、热力、成品油等二次能源,以及其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1]。,燃烧现象是人类最早的化学实践之一,燃烧把化学与能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巧妙地利用化学变化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变化,创造了五光十色的物质文明。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进程,可以从中找到能源品种的不断开发不断更替的作用,根据各个历史阶段所使用的主要能源,可以把人类利用能源的阶段主要分为柴草能源时期、煤炭能源时期和石油能源时期,多元化新能源时期。柴草时期:从火的发现到18世纪产业革命期间,树枝杂草一直是人类使用的主要能源。柴草不仅能烧烤食物,驱寒取暖,还被用来烧制陶器和冶炼金属。陶器是人类利用火制造出来的第一种自然界不存在的材料,世界古文明发源地都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出现过陶器。把自然界的粘土,加水调和,揉捏成一定形状的泥坯,晾干后用柴火烧烤,使粘土中部分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冷却后即成为质地坚硬的陶器。制陶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后出现的瓷器,至今还受到人们青睐。制陶技术的成熟也为金属冶炼和铸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史中,以铜为先,翠绿色的孔雀石和深蓝色的蓝铜矿是铜的两种常见矿石,它们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铜的熔点比较低,是1083℃(铁的熔点是21537℃)。在陶制容器中用木炭可将碱式碳酸铜还原成金属铜,然后铸成各种形状的器皿和用具。考古学已证实在公元前3000年,亚、非、欧广大地区已普遍掌握了用木炭炼铜的技术。金属材料的出现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煤炭能源时期:煤炭的开采始于13世纪,而大规模开采并使其成为世界的主要能源则是18世纪中叶的事了。1769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煤炭作为蒸汽机的动力之源而受到关注。第一次产业革命期间,冶金工业、机械工业、交通运输业、化学工业等的发展,使煤炭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在世界能源消费中煤炭仍占首位。煤是发热量很高的一种固体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C),还有一定量的氢(H)和少量的氧(O)、氮(N)、硫(S)和磷(P)等。煤是既含有机物也含无机物的复杂混合物。煤可以直接当燃料使用,但从物尽其用的角度来看,应多提倡煤的综合利用。例如煤经过干馏(隔绝空气情况下强热),可以分别得到焦炭、煤焦油和焦炉气。焦炭可以供炼铁用;煤焦油可提取苯、萘、酚等多种化工原料;从焦炉气中也可提取一定量的化工原

自然辩证法论文——能源与人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