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拉拉杂杂说汉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拉拉杂杂说汉字————————————————————————————————作者:————————————————————————————————日期: 拉拉杂杂说汉字-企业管理论文拉拉杂杂说汉字 王贞虎文朋友,您知道世界上有“魔瓜”这种东西么?答曰:只听说有魔鬼、魔力、魔术之类,未闻有“魔瓜”也。只常见有冬瓜、南瓜、苦瓜、黄瓜之类,未闻有“魔瓜”也。原来“魔瓜”是长在人的手上的。“文革”初,大字报揭露“坏人”时,时见“警句”或怵目惊心的标题;“斩断某XX的魔瓜”。至于“向偶(隅)而泣”呀,“现刑(行)反革命”呀,“沾(玷)污”呀,“红丹丹(彤彤)”呀,“乌(乌)纱帽”呀,触目皆是。其实乱写乱念汉字是由来已久的了,这也是难于避免的事。科举时代,士子们写在考卷上的字,那更是绝对马虎不得。别说错一个字,连一笔一划也是不能多不能少的。否则,你那三篇文章再好,也是要落榜的。看来这未免有点过火,但养成了严肃认真对待文字书写工作,还是大有好处的。解放初,《人民日报》曾发表《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斗争》的社论,有布置号召,无检查督促,那是不会有效果的。何况建国之初,万事待理,百废俱兴,写字随便,区区小事,你如过于讲究,说不定大多是文化水平不高的领导干部,会说你“知识分子就知道咬文嚼字”,“摆知识架子”。领导干部往往是得罪不起的,该聪明一点才好。接着,《汉语拼音方案》公布施行了。文字要改革,汉字要拼音化,而且那是鲁迅、瞿秋白、毛主席早就说了的。谁敢说个不字呢?国务院下面不是有个专设的“文字改革委员会”么?主张拼音化的一些语言学家的大块文章,一篇接一篇出来。反正汉字要变为长长短短的音符,于是“警”写成“井”,“舞”写成“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是积极拥护拼音化的第一步么?只顾音同,不管形异义别,造成一种很坏很乱的书写情况,谁又不图个简便呢?以井代警、以午代舞,可简便了。那时南京有家糕点铺,透过玻璃柜,常见有“一口禾”的标签,初不解何谓“一口禾”,是喂牲口的么?后来才恍然大悟,“一口禾”者,“一口酥”之谓也。写“酥”字竟敢将“酉”旁省去!后来在洛阳,又有人将“三楼”写成“三柚”。一家百货商店门旁,还贴出广告:“本店新到人草皮箱,存货不多,购者从速。”初看不免大吃一惊,谁敢用人皮做箱子?当然大家都知道“人革”者,“人造革”也。但这“造”字是可以随便省得的么?还有“男猪女牛皮鞋”的广告,您说荒唐不荒唐?苟简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吃惊。我不相信这些写“酥”字、写“楼”字、写“人造革”、写“男式猪皮、女式牛皮鞋”的“同志”,就那么忙,连一两秒钟的时间也舍不得花?我想当他下象棋、打扑克,看电影、陪女朋友或夫人逛街时,怕又有的是时间呢!绝不是时间不够,是态度不端,作事苟且马虎图简便。文字是社

拉拉杂杂说汉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njian401
  • 文件大小239 KB
  • 时间2019-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