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走进学生的思维.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走进学生的思维走进学生的思维江苏靖江市斜桥镇中市小学徐伯松(05234249264)记得一位教育家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年轻的妈妈带着她的小宝贝去玩具商店购买玩具,各式各样的玩具令人目不暇接,可是孩子却不停的哭闹。妈妈想:这么多的玩具,难道孩子不喜欢吗?当妈妈蹲下身来哄孩子的时候,却猛然发现:在孩子的眼里,见到的只是大人们的双腿,漂亮的玩具,对于他却是什么也看不到!他告戒我们:要蹲下身来,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问题,要蹲下身来看孩子的思维过程、思维方式,这样你才能走进孩子的学习世界。在孩子的思维成长过程中,把孩子的思维方式看的过于能干,过于理想化,一些在大人看来很简单的事,也许根本就不是问题,但孩子却不能接受。其中,引导不当,是老师的问题。在一年级刚开始认识减法这一单元时,发散练习中出现了这么一道等式()=()—(),我的引导设计是:说说图意,用算式应该怎样表示呢?当学生得出8-3=5时,再引导,要把这个算式填进括号,是怎么填的呢?学生试填后,放到黑板上进行讲评,让学生说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结果很多学生写的是:5=3-8,或者是3=5-8,还有用加法列式的。但是让他们他们讨论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时候,学生不能反应过来,他们认为自己的第一种算式就是对的。于是我想引导他们看算式两边是否相等来判断正误。但是我发现孩子的脑子里面等式这个概念很模糊,不能用这点进行判断(除了个别学生之外,基本上对我的问题现出了迷糊的表情)。课后我一直反复去思考这个问题,也询问了这样变式的原因,学生说:我知道,将8-3=5倒过来就是应该这么写的呀!是呀,将这个算式倒过来,多好的一种思维方式,很彻底的逆向思维方式。孩子的思考并没有错,我高估了孩子对“=”的理解能力,导致孩子们只看见算式在变形,没有看见算式变形后的本质。这个问题出现引导障碍,至少可以发现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1、问题提的过大,不具体,对一年级学生不适合。比如我在最后问的是:你们看3=5-8错在哪里了呢?我应该明确我的引导思路:5-8=?那么=3对吗?2、讲解,绝对不适合一年级的孩子。冥思苦想之后,我还是得从孩子的思维特征出发,小孩子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于是第二课时,我用两分钟

走进学生的思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