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研秘籍笔记(刑法).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目录
博论刑法 17
第一部分:名师核心笔记 27
第一编本体论 27
第一讲刑法概述 27
第二讲刑法的基本原则 31
第三讲刑法的适用范围 34
第二编犯罪论 39
第一讲犯罪构成理论 39
第二讲犯罪客体 45
第三讲犯罪客观方面 47
第四讲犯罪主体 52
第五讲犯罪主观方面 58
第六讲正当化事由 59
第七讲未完成罪 64
第八讲共同犯罪 70
第九讲罪数 79
第三编刑罚论 86
第一讲刑罚概述 86
第二讲刑罚的体系 89
第三讲刑罚的裁量 95
第四讲刑罚的执行 110
第四编刑法分论 116
第一讲危害国家安全罪 116
第二讲危害公共安全罪 117
第三讲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127
第四讲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39
第五讲侵犯财产罪 150
第六讲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159
第七讲贪污贿赂罪 165
第八讲渎职罪 169
第九讲刑法修正案(七) 170
第二部分:名师权威金题 172
博论刑法
一、《刑法宝典》的思路
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命题改革,虽然改革内容仅仅涉及到法学综合一,与刑法学没有什么关系。然而就实质而言,2010年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初试命题改革实际上提高了刑法学的身价,刑法学和民法学并驾齐驱,属于指定教材中最重要、分值比例最高的两个学科。需要所有考生重点学习刑法学的知识内容,更加需要在理解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掌握和运用。很多考生提出质疑,《刑法修正案》(七)的内容是否会体现在
2011年初试试题中?笔者认为考生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最近四年考试刑法经历了《刑法修正案》(五)、《刑法修正案》(六),但是在当年的考试中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同时建议考生也不能掉以轻心,笔者在本文中专列了《刑法修正案》(七)专题讲解重点内容,相信会给考生提供帮助。
2011年研究生初试指定教材确定两本必读刑法学教材,其一是“薄”的《刑法学》,撰写人包括曲新久、陈兴良、张明楷等,在《刑法宝典》中笔者称之为《刑法学》;其二是“厚”的《刑法学》由曲新久主编,在《刑法宝典》中笔者称之为《刑法学》(厚),那么应试者应该如何使用指定教材呢?笔者认为(即笔者创作的总体思路),对于刑法总论,笔者严格按照《刑法学》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因为《刑法学》的内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足够应付研究生初试命题的考点,《刑法学》(厚)中的重要内容被笔者直接引入到讲解过程中;对于刑法分论,笔者严格按照《刑法学》(厚)的知识体系和知识内容进行讲解,《刑法学》中的内容通常都被《刑法学》(厚)所包括,《刑法学》(厚)的内容更加详细具体。
很多考生提出质疑,为了应付刑法学的考试应该学习哪本教材或者说以哪本教材为主呢?笔者认为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现在刚刚开始看书准备考研或者自学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直接学习《刑法宝典》即可,没有必要学习指定教材,《刑法宝典》已经足够应付研究生初试的刑法学试题;(2)已经学习了指定教材,但是没有廓清思路和掌握学习重点的考生,可以参照《刑法宝典》整理学习思路并且掌握重点内容;(3)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对于那些只相信指定教材的考生,笔者建议学习《刑法学》(薄)的即可,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学习《刑法学》(厚)。
笔者在《刑法宝典》上倾注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只能说,我不能辜负大家,可以说,我没有辜负大家,但是结果怎么样,我仍然不能断定,这需要所有使用者的评判,希望是好的结果。希望《刑法宝典》能够给广大应试者提供帮助……这也是其价值所在。
二、如何使用《刑法宝典》
(一)刑法总论
刑法总论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本体论、犯罪论和刑罚论三个重要部分,本体论介绍刑法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刑法概述、刑法的基本原则和刑法的适用范围。犯罪论介绍犯罪以及与犯罪有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犯罪与犯罪构成、正当化事由、未完成罪、共同犯罪和罪数问题。刑罚论介绍刑罚以及与刑罚执行相关的问题,主要包括刑罚概述、刑罚的体系、刑罚的裁量、刑罚的执行和刑罚的消灭。
【画龙点睛】
【画龙点睛】主要的作用是帮助所有应试者进行轻松方便的学习和掌握知识内容,通过知识点“通俗易懂”的归纳总结,便利应试者一目了然的进行比较和记忆,防止出现前后内容的反复重复翻阅,导致知识点混淆和模糊的问题出现。下面举例说明:
【画龙点睛】死刑缓期执行制度(2011年必考指数★★★★★,客观题)
具体内容
适用对象
应当判处死刑,但是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罪犯
基本性质
不是独立的刑种,只是死刑适用制度
处理结局
(死缓期间)
故意犯罪的
查证属实,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没有故意犯罪的
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没有故意犯罪

[中国政法大学]考研法研秘籍笔记(刑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1-10-2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