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专题]陀飞轮与卡罗素.doc


文档分类:汽车/机械/制造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专题]陀飞轮与卡罗素腕表的特殊擒纵机构——陀飞轮与卡罗素素文◎Jet(设计◎Cat转自timesquare这边是陀飞轮,那边也是陀飞轮,某某品牌又推出了陀飞轮腕表,纵观瑞士表展之中,无论是专业制表品牌还是流行品牌,大家都做陀飞轮,甚至就连第四台电视购物频道中的「购物专家」也鼓起那三寸不烂之舌「你看我们家XXX也有陀飞轮喔~这可是瑞士顶级制表工艺的结晶...拜各大电子、平面、以及网路媒体大力宣传之赐,「陀飞轮」一词几乎可说是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就像冷饭炒久了会让人索然乏味,炒作过头的陀飞轮也渐渐地不像以前那麽具有话题性,直到今年的瑞士表展上,BLANCPAIN宝铂表发表了一只「卡罗素」腕表?。『陀飞轮』和『卡罗素』的起源,有点钟表常识的玩家们应该都知道,Tourbillon陀飞轮是法国钟表大师亚伯拉罕(路易士(宝玑於1795年所发表的一种特殊擒纵机构,其中包含了擒纵轮、擒纵叉、摆轮、游丝等零件,并固定於一个框架内,绕著摆轮轴心作360度旋转,彷佛行星绕著恒星公转一般。这样的机构在理论上,可以让始终以同一姿势放置的怀表擒纵机构平均接受地心引力的牵制,并让重力所造成的误差减到最低,对於当年提高怀表的精准度有著一定的效果。陀飞轮机构在钟表工艺中虽然不是最为复杂的机构,但对於零件的精密度,与组装师傅的手艺要求却是最高的,所以制作上非常不易,更别说要大量生产了~也因此陀飞轮才能在高级钟表工艺的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有鉴於陀飞轮怀表的单价高昂,且制作不易,丹麦籍制表师BahneBonniksen於1894年在英国,设计了另一款特殊擒纵机构并申请名为「Karrusel卡罗素」的专利。在外观上,卡罗素与陀飞轮最大的不同,在於前者的擒纵机构是固定於一大型齿盘上,而且还多了一个转动的秒轮在里面。大部分的卡罗素机制是由2轮或3轮的齿轴所带动,摆轮绝大部分做偏心式的旋转,而且旋转的时间较陀飞轮慢了许多,标准型约52分半钟旋转一圈。而更重要的是,卡罗素的结构虽然不见得比较简单,但对於加工精密度,以及工匠手艺的要求却远低於陀飞轮,也因此在当时有著「穷人陀飞轮」的戏称。『陀飞轮』和『卡罗素』的差异,关於陀飞轮和卡罗素的争议与讨论,基本在爱表人士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在ULYSSENARDIN雅典表於前几年发表了Freak腕表,以及今年宝铂推出了卡罗素腕表之後,这样的讨论更是达到了白热化,到底这两种机构的差异之处在那里,又该如何定义,首先来看看陀飞轮。先前有提到,它是把擒纵机构装置在一个旋转框架中,并绕著摆轮为中心轴旋转的装置,而且大都以60秒一周的速度运转著,於是乎,就有人以此两点作为判断是否为陀飞轮的依据。但事实上,如宝铂和前几年PIAGET伯爵所推出的陀飞轮机构,就是采用摆轮与框架不同轴的偏心式设计;而陀飞轮的旋转周期也非一定要60秒一圈不可,如百达翡丽於1981年发表的陀飞轮腕表就是50秒一圈;也曾在英国制的古董怀表上,发现过5分钟一周的陀飞轮。於是,又有人说了,只要有旋转框架的就是陀飞轮~那如华人制表大师矫大羽所发明的,无固定桥板,甚至连旋转框

[专题]陀飞轮与卡罗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9-1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