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到货质检问题处理方法探析.doc关于完善到货质检问题处理方法探析一、质检问题处理的方式1•显而易见、容易认定的质检问题的处理办法对于到货物资质量问题的处理,经有关部门确认为不合格的材料一般做拒收、退货或换货处理。例如:运输带,规格1000*10*,与国标允许正负差1%相比,超过这个范围,处理为拒收。长度、宽度、厚度与计划标书要求不符的材料,使用单位鉴定确认可以满足其生产需要,并经采购业务科室签字认可,个别材料可做降级使用处理。这种问题解决办法在钢材类、运输带异议处理中最为常见。例如:由于运输过程中没能上铺下垫造成运输带损坏的,在不影响厂矿生产需要的前提下,减少受损部分长度结算。有的材料未知其使用效果或对其使用效力有疑议时,一般做试用处理,待试用后再酌情进行合理的最终解决。2•质检问题难以认定,后续处理有难度的物料。物料外观与内在的关系不好把握类问题。有的材料的内在质量、硬度无法检测,如到货材料为超过十年的轴承,依据材料本身外观性状难以判定是否影响使用;个别进口材料没有合格证或报关单,只能从外观判断;有的物料检测证书或合格证填写项目不全。如一次到货的轴承,规格D313(6313/P5)10套,因外套里侧表面不光洁提出异议,业务科室处理意见是“要求供应商提供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来源证明”。次月供应商证明如下:检验部门向供应商继续要求出示"号码00284397”的发票,供应商又于次日拿来一个《账物来往名称和账号变更证明》,这不是产品品牌的证据,处理异议时间达两个月。有的材料到货经常是长度宽度下差在国标允许范围内,打“擦边球”。材料品牌与标书相符,质检部门认为是合格产品的材料,但使用单位称质量差不领用,如公司炼铁厂拒领“长城”牌钢锯架就属此类问题。使用过程中出现异议,厂商与钢铁公司使用单位各执一词,都缺乏有力的依据,需要权威机构的检测,确定责任方和后续是否理赔。二、出现物料质检问题的原因市场竞争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到货物料的质量。市场上的产品良莠不齐,市场存在规范与不规范行为。最通俗的例子就是“王麻子”剪刀真假难辩。市场也充满竞争,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但在这个过程中,身边的老企业已退出钢铁公司市场。竞争的过程中,正规企业有的与一些小规模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重新组合。西北轴的产品质量比较好,可4月到货的宁银西北轴同一个规格的轴承连续两次外观有锈迹,起码说明其防锈维护不过关或材质有缺陷。浙江天马轴承到货两天以后另一个供货单位送来同样品牌10套轴承,合格证上连生产日期也没有,外观明显比前者差。企业遇上原材料价格上涨,为了占领市场份额,想尽一切办法降成本,如:洗衣粉的包装袋比过去薄了,脆了。津华油漆的供应商自己也承认装油漆的铁桶薄了。这些是影响到货材料质量的一大外因。采购程序的精细化管理不断发现问题,钢铁公司内部市场需要良性循环。钢铁公司材料市场要求降采,压力较大,资金不能完全到位。钢铁公司市场又需要打破垄断,形成良性循环。例如同样是锻造工艺生产的索具卸扣和钢丝绳卡头,规格型号相仿,有三家供货商“长江"、“东韦科贸”、“伟业",外观上看,“长江”的材料最好。这类材料大都采用了厂家直购的方式,能保证材料的质量。就连使用过程中一直对某个品牌运输带提出异议的选烧厂,也认为“青岛橡六”或“天津宝昂”的材料虽然价格偏高,因其质量与服务较好,长久地看,费用消耗并不高。标书内容不严
关于完善到货质检问题处理方法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