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推拿治疗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主讲:戴缙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小儿腹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并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综合征。本病四委皆可发生,而尤以夏、秋两季为多。如治疗不及时,迁延日久可影响小儿的营养、生长和发育。重症患儿还可产生脱水、酸中毒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故临诊时必须十分注意。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一)感受外邪:腹泻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寒、湿、暑、热之邪皆能引起腹泻,而尤以湿邪引起的为多。脾恶湿喜燥,湿困脾阳,使运化不健,对饮食水谷的消化、吸收发生障碍而致腹泻。(二)内伤乳食:由于喂养不当,饥饱无度,或突然改变食物蛋白质,或恣食油腻、生冷;可或饮食不洁,导致脾胃损伤,运化失职,不能腐熟水谷而致腹泻。【病因病机】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三)脾胃虚弱:小儿脏腑妖嫩,脾常不足,且小儿生机蓬勃,脾胃负担相对较重,一旦遇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就能导致脾胃受损,使水谷不得运化,则水反而为湿,谷反而为滞,水湿滞留,下注肠道而为腹泻。【病因病机】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腹泻的内因是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神经调节功能较差,胃酸与消化酶分泌较少,酶的活力低等,外因则可由饮食失调或感受寒冷造成,或由肠道内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病毒、真菌或原虫等造成,严重者可由水和平共处电解质紊乱而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危症。【病因病机】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一)寒湿泻:大便清稀多沫,色淡不臭,肠鸣腹痛,面色淡白,口不渴,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濡,指纹色红。(二)湿热泻:腹痛即泻,急迫暴注,色黄褐热臭,身有微热,口渴,尿少色黄,苔黄腻,脉滑数,指纹色紫。(三)伤食泻:腹痛胀满,泻前哭闹,泻后痛减,大便量多酸臭,口臭纳呆,或伴呕吐酸馊,苔厚或垢腻,脉滑。【临床表现】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四)脾虚泻:久泻不愈,或经常反复发作,面色苍白,食欲不振,便稀夹有奶块及食物残渣,或每于食后即泻,舌淡苔薄,脉濡。若腹泻日久不愈,进而可损及肾阳,症见面色晄白,大便水样,次数频多,四肢厥冷,舌淡苔白,脉软弱无力。甚者出现腹泻不止,完谷不化,四肢逆冷,脉微欲绝,昏不识人等津竭阳脱之症。【临床表现】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现代医学根据腹泻之轻重将其分为轻型(单纯性消化不良)和重型(中毒性消化不良)。重型临床症状皆较重,并伴有显著的全身症状,可由轻型转变而来,亦可急性发病,腹泻一般每天10次以上,便中含大量水分,患儿食欲低下,常并发呕吐、发热等,体重很快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出现脱水和酸中毒的症状,甚至可危及生命,故在临床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临床表现】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一)寒湿泻1、治则:温中散寒,化湿止泻。2、处方: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宫、揉脐、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3、方义:推三关、揉外劳宫温阳散寒,配补脾经、揉脐与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温中止泻。腹痛、肠鸣重者加揉一窝风、拿肚角;体虚加捏脊;惊惕不安加清肝经、陷揉五指节。【治疗】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儿科病症之腹泻(二)湿热泻1、治则:清热利湿,调中止泻。2、处方:清脾胃、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揉龟尾。3、方义:清脾胃以清中焦湿热;清大肠、揉天枢清利肠腑湿热积滞;退六腑、清肠清热利尿除湿;配揉龟尾以理肠止泻。【治疗】
小儿腹 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