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文]花木兰教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论文]花木兰教案木兰诗教学设计2010-07-2109:22:25|分类:教案设计|字号大中小订阅一、创设情景,影片引读问:同学们,巾帼不让须眉是什么意思,你们有谁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巾帼英雄呢,(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花木兰)是啊,我国古代确有一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女英雄——花木兰。千百年来,她已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形象,不仅流芳百世,而且流传海外,这个故事却来自于一首诗――《木兰诗》(板书课题)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二、诗歌诵读,整体感悟1、诗歌诵读:?听录音?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疏通文义,把握情感。?学生比读,互评互读。2、整体感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疏通大意,掌握一些重点字词句的含义,概述故事情节。?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这是一首叙事诗,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请用四个字来简单概括每一部分内容。明确: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从军缘由)——详写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出征前的准备——略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关山飞度,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第三部分(5—6段)―――凯旋辞官——详写家人迎接——详写木兰改装——详写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2)从第一段春,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女扮男装。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明确:a渲染战前紧张的气氛。b战事紧迫。c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d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法。(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和“黑山”宿营的描写极

[论文]花木兰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c6688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