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浅论李清照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浅论李清照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doc:..XX大学毕业论文浅论李清照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2014年6月25日浅论李清照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论文关键词】李清照诗爱国主义【论文摘要】在词学研究中,李清照是仅次于苏轼的研究热点,以往研究者多半关注其词作成就,但实际上李清照是诗词兼擅。特别是诗,由于自古以来它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李清照是不可能忽视的。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享誉盛名。她是一位诗词文赋兼擅,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女作家。可惜,其诗文散佚太多,欲窥豹一斑者不可得,历來学者鲜冇提及。然而学者对其诗评价却极高,称她的诗可与李白、杜甫、陶渊明等比肩。她的一生既享受过幸福,也饱经了苦难。诣18岁,与情投意合的赵明诚结婚。期间,夫妇俩诗词酬唱,生活舒心适意。此时,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幸福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李清照甜蜜宁静的生活使Z诗词风格意境舒畅。随着赵明诚的岀仕,夫妻恩爱却短暂分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此时多创作表达相思夫君之词。靖康之难是李清照的人生转折,她家破夫亡,受尽劫难和折磨。南渡后,她遗留下来的诗多是这以后所作,仅存诗近20首。这些诗文“抒情言志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往昔美满自由生活的回忆,体现了李清照不图偏妥,志图报国的士大夫情怀。靖康之难前,《分得知字》为李清照和诗友在-•起分韵作诗所成。《感怀》作于宣和三年,是在与赵明诚屏居之后,赵明诚出仕时所作,表现了夫妻二人的共同理想和正直廉洁的品格。《诗和张文潜二首》分析了唐朝之所以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通过总结丿力史教训,表现了李清照对北宋末年朝政的担忧。“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弄长安作斤卖”借古讽今,揭示当朝政治危机,不难看出李清照赤忱的爱国之心。靖康之难以后,李清照于建炎三年,1129年,随夫乘舟出芜湖,沿江而上至乌江县,创作了千古流传的《乌江》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表现了诗人崇询气节的精神风貌,讽刺了宋朝统治者偏安偷生。《咏史》是借古嘲今,斥责了由金人扶持的伪齐、伪楚政权,对于在民族危难Z际保持民族气节的人士给予赞扬和肯定。李清照于杭州所作五篇帖了系应酬后宫,是歌功颂德Z作。《偶成》于赵明诚去世后所作,诗中抚今忆昔,从“十五年前花月下"到“安得情怀似往昔J表达了诗人对亡夫思念哀悼之情。作《题八咏楼》吋,李清照在金华避乱,“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于后人愁”她感叹祖国山河破碎,徒成半壁,表现了她强烈的忧国Z心。同时作的《钓台》,“臣舰只缘因利往”形彖地刻I田i了受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形象,“往来有愧先生德S是对汉隐士严了陵表示崇敬Z情。李清照于病中越发思乡,作《春残》以抒发思乡之情,“春残何事苦思乡"可见她思乡之切、之苦。《晓梦》是唯—首记梦诗,全诗想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寻求解脱苦闷的心情。《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其中,李清照表达了对处于水深火热屮的屮原百姓的关切怀念。《断句七则》描述了诗人南渡以后的生活和时时感伤。在李清照遗留下來的诗篇中,其中《诗和张文潜二首》是一首为数不多的和诗佳作,诗作屮充分体现了诗人的过人之识和高超文艺。众所周知,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自唐以来,人们多把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即史家也不例外。而李清照的这两首和作,

文化研究毕业论文浅论李清照诗中的爱国主义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64 KB
  • 时间2019-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