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应急预案.doc,提高企业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有效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并尽可能降低其造成的损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突法环境事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预案。,因突发性的事故,如重大工艺及设备事故、处理系统突然断电、二氧化氯发生器故障等,导致环境污染治理系统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情况下,我们将启用应急预案。:按照既定的运行守则及规章从事相关工作,发现突发状况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中的应急措施规范进行预处理;预案中无规定的,则按照有关负责人的指示进行操作,以求最大限度的限制危害范围,降低危害程度;就突发状况进行及时记录,以书面的形式备查存档,便于进行处理效果的比对,亦为事后总结提供依据及材料支撑。:负责对一般污染及较大事故应急处理的支援和协调工作;接到运营人员汇报情况后进行初步核实工作,并初步判断事故的缘由及类型;同上级部门或领导进行汇报,并就现实情况拟定初步的处理方案,以指导现场操作及运行人员工作;(4)做好工作记录。:负责环保设施运营项目重大、特大事故的应急处理,召开决策会议,制定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和减轻污染危害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2)及时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报告污染事故的发生、危害与处理情况,通报相关部门;接受有关部门请求,对其他重大事故和灾害进行应急支援;(4)负责对环保设施运营项目的相关事故预防工作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指导和检查。3应急处理工作程序1接报与行动基层操作及运行人员在发现异常情况后立即向运营负责人汇报,随即按照应急预案规定措施进行相关处理工作;根据相关汇报情况,运营负责人立即采取措施,通过电话或直接安排先遣人员赶赴现场,对事故发生基本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后,向领导层汇报;根据初步核实的情况,初步判断事故情况的分属级别。若事故较轻,运营负责人须赴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若属于重特大事故的,立即汇报领导层,做出即应急处理决定后,运营负责人应及时赶到现场,指挥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应急需要,立即协调组织方案实施组和监测组,携带应急物品和监测仪器赶赴现场。3・2事故认定与报告应急队伍到达现场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应当根据已取得的事故情况和监测数据,提出对事故性质和危害的认定意见,报请领导审定。根据指令和确认的结果,由相关部门编写文件,向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和安徽省环境保护厅报告。3现场应急处理现场应急处理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原则:a、 控制污染源,尽快停止污染物的继续排放;b、 尽可能控制和缩小已排放污染物的扩散、辐射、蔓延的范围,把事故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c、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避免人员伤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d、 应急处理要立足于彻底消除污染危害,避免遗留后患。应急队伍到达现场后,应立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紧急磋商,迅速分析、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和危害的情况。尽快开展现场监测,对事故的性质
制度-应急预案--环境污染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