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三彩色显像管结构与色纯度调整主要内容一、自动聚显像管结构与参数二、索尼单枪显像管结构二、色纯度及调整2一、彩色显像管结构与参数1949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生产出第一个屏面呈球形的三枪三束彩色显像管,此管偏转角为45O,,外壳是金属的。三枪三束管后来虽然发展成玻璃壳,偏转角与屏面尺寸也不断增大,但终因红、绿、蓝电子枪及荧光粉点呈“品”字形排列而引起会聚失真严重、调整复杂而被淘汰。为解决会聚问题,1968年日本索尼(SONY)公司研制成功单枪三束管,1972年美国无线电(RCA)公司研制成功自会聚管。这两种彩色显像管自问世以来,结构与工艺不断改进,性能不断提高,从粗管颈到细管颈,从普通荧光屏、直角平坦形到纯平荧光屏、从12寸小屏幕到34寸大屏幕,目前彩色显像管技术已达到十分完美的程度。3(一)自会聚彩色显像管的结构特点:一字形一体化电子枪孔式荫罩板荧光屏球面形状,纯平形状。:完成电子束的发射、加速、聚焦、调制等功能。一字形:指R、G、B阴极排列成水平一字形;一体化:是指除电子枪的R、G、B阴极各自独立外,其它电极都是红、绿、蓝公用。,设有一块荫罩板,作用是确保R、G、B电子束只能击中相应的R、G、B荧光粉点,故荫罩板又称为选色板。,上面有规律地排列着40余万个槽孔(荫罩孔),每个荫罩孔对应着一组R、G、B三基色荧光粉点。荫罩孔按“品”字形规律交错排列,使荫罩板的机械强度及抗热变形性能增强。6(二):R、G、B阴极独立,且水平一字形排列,加速极G2为预聚焦透镜,由聚焦极G4、第三阳极G3、第五阳极G5组成主透镜。管颈内还设置了静会聚板,改变静会聚板的电位可实现良好静会聚。,使分色板上有几百条垂直缝隙,第一条缝隙对应着一组R、G、B荧光粉条。由于无水平栅条阻碍,电子束透过率高,更可减弱地磁场和摩尔效应。索尼公司近几年来又对垂直栅条不断进行改进,提高了垂直栅条的机械强度的抗热应变能力。,荧光屏在垂直方向没有弧度,使画面中的建筑物之类不会变形,而球面形荧光屏会使画面中的建筑物变形。另外,圆柱面形荧光屏能有效地将天花板灯光反射到地上,而球面形荧光屏把天花板灯光反射到眼睛,这不但使人眼易疲劳,而且使图像对比度下降。10(三)彩色显像管典型技术参数尺寸/cm型号偏转角/(o)管颈直径/mm灯丝电压/V灯丝电流/mA加速极电压/V聚焦极电压/V阳极电压/V截止电压/~8207880~88702500095~~8806330~72302500085~16064A59JMZ190X04(X)~840025000最大200A59KFS81X01(C)~8206890~~12307550~850029500最大200
彩色显像管色纯度调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