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物对仔猪黄痢白痢的治疗效果观察摘要:选择已发生黄白痢的哺乳仔猪90头,随机分成9个组进行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实验。第1组猪两侧肌肉分别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和氟哌酸注射液(),各注射1次;第2组猪两侧肌肉分别注射链霉素(10万单位/次)和痢菌净注射液(1ml/次),各注射1次;第3组肌肉注射灭痢清(1ml/次,1次);第4组肌肉注射灭痢清(,1次),第5组肌肉注射灭痢清(2ml/次,1次),第6组肌肉注射氟哌酸注射液(1ml/次,1次),第7组肌肉注射威美猪泻康注射液(1ml/次,1次);第8组肌肉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2ml/次,2次);第9组肌肉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5ml/次,2次)。结果表明给病猪两侧肌肉分别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1ml/次)和氟哌酸注射液(1ml/次),各注射1次;猪两侧肌肉分别注射链霉素(10万单位/次)和痢菌净注射液(1ml/次),各注射1次;给病猪肌肉注射威美猪泻康注射液(1ml/次,1次);肌肉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2ml/次,2次),肌肉注射三九克痢注射液(5ml/次,2次),治愈率分别为:80%、80%、90%、80%、和90%,且完全没有不良反应;灭痢清使用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的剂量――10天龄以下的仔猪每头1ml/次,治愈率可达70%,但是超量使用便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死亡;给病猪肌肉注射氟哌酸注射液(1ml/次,1次)会出现全身发红或呕吐不良反应。关键词:仔猪黄痢、仔猪白痢、三九克痢注射液、氟哌酸注射液、灭痢清、威美猪泻康注射液、链霉素、痢菌净注射液多年来,仔猪下痢一直是困扰猪场管理者和兽医的一个顽症,它直接影响仔猪的成活率和猪场经济效益,故备受业界重视和关注,而仔猪下痢又以大肠杆菌引起的黄白痢为最常见,也最严重。该病是由某些产肠毒素性/致病性大肠杆菌(ETEC/EPEC)引起的、以初生仔猪急性腹泻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和病原血清型差异,又可分为仔猪黄痢和白痢两种。仔猪黄痢(YellowScourofNewbornPigs)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病死性的传染病,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主要以1~3日龄仔猪发病,窝发病率高达90~95%,发病率在30~60%之间,死亡率一般30%左右,有的高达80%以上乃至全窝死亡。仔猪白痢(WhiteScourofPiglets)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30日龄仔猪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可达80%,死亡率较低,影响仔猪场几乎无处不在,且有明显上升的趋势。该病在我国及世界各地均有报道,美国新生仔猪下痢中48%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朱瑞民(1988)统计表明,台湾有15~25%的仔猪因此病无法育成,每年直接损失36~69亿元;据统计,我国1997年1~6月猪大肠杆菌病发病数104511头,直接经济损失达5千万元以上。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和养猪效益,我们选用三九克痢注射液、氟哌酸注射液、威美猪泻康注射液、灭痢清、痢菌净、链霉素采用单一用药或者联合用药的方式对自然感染大肠杆菌的哺乳仔猪进行治疗试验和药物安全性实验,从而选出疗效好且安全性高的药物。:2003年1月至2003年5月地点:广东省博罗县某种猪场,该
几种药物对仔猪黄痢白痢的治疗效果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