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学湖湘————————————————————————————————作者:————————————————————————————————日期: 问学湖湘-旅游管理问学湖湘 ◎文/江弘湖湘文化究竟是什么;以什么为代表;涌现过哪些杰出人物;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到底起到哪些作用?带着这些好奇,和曾经有过的一些了解,笔者参加了“问学湖湘”传统文化之旅,希望能亲身感触一下湖湘文化。1启程南方的美,身临其境方能尽览无余;山水相间,勾勒出如画意境。正午时分,抵达长沙黄花机场。走出机舱,想到即将踏上的湖湘文化之旅,旅途疲惫顿时烟消云散。随即,便搭上出租车前往湖南大学报到。一上出租车,司机师傅就问我去湖南大学做什么?当得知是去参加一个文化活动时,师傅来了兴致,我们开始攀谈起来。他对文化显然很有钻研,从佛学到国学、从西方到东方,侃侃而谈,整段背诵。一个长沙司机都能如此深刻的文学造诣,我预感这次问学湖湘必会有很大收获。晚餐是和本次问学湖湘之行的十几位同伴一起,在集贤宾馆餐厅就餐。久闻湖南人喜欢吃辣,无辣不欢。这点我在出行前就做好了心理准备,甚至带了点牛黄上清丸,作为预备。果然,在这里连花生米都是辣制的,其他菜品也大多感觉比较辣,不过味道还是很不错。晚餐在大家自我介绍,互相了解中度过,认识不少新朋友。2书院文化漫谈探访岳麓书院,聆听“书院文化漫谈”,就这样开启了此次问学湖湘文化之旅。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对“书院”这个概念一直不清晰。其实,书院是在历史文化发展中产生的我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兼有藏书、讲学、祭祀三大功能。同时,书院也是热爱读书,追求真理之士心向往之,梦寐以求的场所。为了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并让这些思想的精华能永续传承,垂裕后昆,古之先贤身体力行孜孜以求,终有所成,并以碑刻、书籍、楹联等形式呈现共后人揣悟。书院就是一部立体的教科书,是穿越时空的文化课堂。对岳麓书院闻名遐迩的楹联早有耳闻,抵达书院时,前门匾额“千年学府”四个大字足够震撼。两边内容更加气势非凡,上联:千百年楚材导源于此;下联:近世纪湘学与日争光。这样自豪的文字描述的还仅仅是岳麓书院厚重内涵的扉页。书院大门匾额“嶽麓书院”左右两侧就是那广为传诵、豪气干云的八个大字“惟楚有才,於斯为盛”。大门门厅东西两侧的楹联是“治无古今,育才是急,莫漫观四海潮流,千秋讲院;学有因革,通变为雄,试忖度朱张意气,毛蔡风神”纵观岳麓书院一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北宋,山长周式便“教授数百人”。南宋理学家张栻出任山长后,岳麓书院成为湖湘学派的发源地,培养出了一批“岳麓巨子”。南宋乾道三年朱熹来岳麓书院与张栻会讲,历时两月,史称“朱张会讲”。这次会讲吸引了大批士子纷纷返归前来听讲,“方其盛也,学徒千余人”,“一时舆马之众,饮池水立涸”。明清至民国初期是岳麓书院培养人才的鼎盛时期,一批批日后将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从这里走向社会。这也极好的佐证了这里不唯治学,更是培养“经世之才”的地方。初到岳麓书院,之前模糊的印象和现在丰厚的视觉及思想冲击反差太大。这座文化思想集大成的圣殿,让我有醉氧的感觉。相对上午的参访,下午聆听湖南大学邓洪波教授开讲的“书院文化漫谈”就显得生动有趣的多。邓教授对中国书院发展历史的了解,对书院典籍故事等研究深刻,加上性格开朗平和近人,将“书院文化漫谈”这个主题讲得引人入胜。听完邓教授的演讲,迫
问学湖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