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摘要:《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作了规范。许多会计人员不理解甚至看不懂该准则,对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的改变理解不透彻。本文试图从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来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内涵,以帮助会计人员转变观念,学会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关键词: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暂时性差异一、时间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的比较所得税会计的基本问题是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资产(负债)未来收回(清偿),以及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确认当期交易和其他事项时,如何核算其当期和未来的应纳所得税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分析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以及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问题。修正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一个变动即是用“暂时性差异”取代“时间性差异”。时间性差异是因收入或费用在会计上确认的期间与税法规定申报的期间不同而产生,很显然时间性差异是从利润表角度出发分析的。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的差额。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来分析的。所有时间性差异都是暂时性差异,但有些暂时性差异则不是时间性差异,如资产的重估价。只产生暂时性差异而不产生时间性差异,企业合并时,被合并企业的资产或负债在会计上按公允价入账,税法规定按账面价值计算,致使暂时性差异的产生,而此时无时间性差异。在认识和确认暂时性差异时,必须首先要理解计税基础这一概念。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计税时归属于该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一项资产的计税基础是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金额时,就计税而言可从流入企业的任何应税经济利益中予以抵扣的金额。如果这些经济利益是不需要纳税的,那么该资产的计税基础就为账面金额。具体而言,一项资产的税基是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金额时,为纳税目的而可抵扣的金额。如一台机器设备成本为1000万元。已提折旧400万元,剩余成本将在未来期间予以抵扣,则该设备的计税基础为600万元。若其重估价为700万元,则有100万元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一项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账面价值减去负债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抵扣的金额。例如,流动负债中包括账面价值为1000万元的应付罚款,计税时罚款是不能抵扣的。则应付罚款的计税基础是1000万元。此时,不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二、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比较在弄清楚暂时性差异与时间性差异的前提下,通过比较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与利润表债务法的异同点,来理解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基础债务法相同,它们都是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具体运用方法,都遵循纳税影响会计法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即将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它们的确认和计量遵循权责发生制的核算要求,同时对税率变动的影响都按新税率进行调整。利润表债务法和负债表债务法的不同点是在进行所得税会计核算时。前者注重时间性差异,而后者注重暂时性差异。时间性差异强调差异形成及转回,是应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差额,它在一个期间内形成,可在随后一个或几个期间转回。暂时性差异是指一项资产或负债的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它强调的是差异的内容和原因。例如一项资产的账面价为300万元,而评估价为320万元。税法规定按账面价核算。会计制度规定按评估价计算。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进而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而对利润表
探析所得税会计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