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随身罐说明书拔罐疗法为中国的传统医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广为流传。绿野随身罐为现代科技和传统医学结合的新一代拔罐器,它摒弃了古老点火拔罐法的操作不便、容易烫伤、不安全、施治部位受限和适用范围小等弊端,利用挤压排出硅胶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特定部位(患处、穴位),产生广泛刺激,形成局部充血现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壮身体、保健美容的目的。具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祛风除湿、美体塑身、解除疲劳、排毒、减压、美容等作用,在临床治疗和家庭自我保健中广泛应用。【产品名称】绿野随身罐(硅胶拔罐器)【产品材质】进口优质食品级硅胶材料【产品结构】本品由罐体和罐柄两部分组成,罐口内径:44mm;罐口外径:65mm;高度:50mm。(图1)【产品特点】环保材料,对肌肤无不良刺激;安全可靠,无烫伤刮伤之忧;操作方便,随时随地可自行拔罐;吸力强,随身吸附不易掉落;坚韧耐用,易清洗消毒;外型精美,可作为送礼佳品。【作用及适用范围】拔罐具有疏经通络、活血止痛、消肿散结、祛风除痹、除湿退热、解毒拔脓、补虚泻实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拔罐疗法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能力、调节组织机构、缓解机体疼痛,对心率、血液循环、血压、呼吸、神经、内分泌等系统亦具有双向的良性调节作用。广泛应用于家庭个人保健、理疗、美容等方面,亦可作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的辅助工具。【使用方法】一、吸罐方法1、按压吸罐法:将随身罐罐口紧贴施治部位,用手指或手掌按压罐柄,使其罐内空气排出,然后松手可形成负压,即可吸上,反复按压2-3次以调节吸力。(图2)2、翻转吸罐法:将随身罐罐口向罐柄方向翻转,然后将罐底紧贴施治部位,再把翻转形态复原,便可吸上,此方法较按压吸罐法吸附力更强。(图3)二、起罐方法1、直接起罐法:手抓罐柄,直接用力提起随身罐脱离皮肤。此方法适用于受术者无皮损,皮肤耐受性较好,吸附力不强的情况,常在闪罐时使用。(图4)2、侧边起罐法:按压罐柄不动,从一侧罐口处慢慢揭开。此方法适用于有皮损或皮肤耐受性较差者,比如老人、儿童等人群,常在留罐时使用。(图5)三、随身罐常用拔罐疗法1、闪罐:将罐子吸附于施治部位后,立即起下,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止。2、留罐:拔罐后,留置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置10-20分钟。时间的长短应结合受术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而定。3、推罐(又称走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的部位,如腰背、腹部、大腿等部位,先在施术部位涂一些润滑油,将罐吸上后,以手握住罐柄,慢慢旋转推动,这样在皮肤表面上下或左右来回推拉移动数次,至皮肤潮红为止。4、提罐:将罐吸上后,手抓罐柄,上提拉动皮肤,以罐口不脱离皮肤为度,再放松恢复原状,这样反复、轻柔、均匀地来回提拉多次,至皮肤出现瘀血为止。四、拔罐部位:除颜面等易留瘀痕及私隐处等不可拔罐的地方外,身体其他部位均可,配合相关穴位效果更佳。五、使用时间:每日1次,交替选穴,7-1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行第二疗程。【注意事项】一、体位须适当,局部皮肉如有皱纹、松弛、疤痕凹凸不平及体位移动等,随身罐易脱落。如果皮肤太干燥,可以先将皮肤润滑后再拔罐。二、有些部位可能感觉难以吸附,可调整位置和按压方向,使得拔罐口与施术部位成密闭不透气状态,即可吸上。三、留罐过程中,如果感觉吸力不够,可以再按压罐柄几次,以增强其吸附力。四、拔罐时应注意保暖,避免有风直吹,防止受凉。五、拔罐后不可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处于一种被“伤害”的状态,敏感脆弱,此时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发炎等,建议等上两三个小时。六、根据需要交替取穴,一次不宜过多。局部瘀血尚未消退时,不应再于原部位重复拔罐。七、留罐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起泡;禁止在睡觉时使用。八、放置在儿童不能拿到的地方。九、禁忌症:凡中度或重度心脏病、全身性水肿、有出血倾向(如血友病、紫癜病、咯血等)、白血病、活动性肺结核、妇女月经期、皮肤失弹性、极度衰弱、醉酒、过劳、过饥、过饱、过渴、全身性皮肤病,应拔部位有静脉曲张、癌肿、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破损,有疝气史、外伤骨折的局部,以及孕妇腰骶部、腹部,均禁用拔罐。【保养与维护】一、应避免划伤、重压、暴力拉扯,并保持整体清洁。二、使用后,常规用消毒液、酒精棉擦拭,亦可用中性洗剂轻柔地擦拭后用水冲干净。不可浸泡、水煮或高温处理等。三、硅胶产品易吸尘,长时间不用,应用盒子收好,并放置于阴凉处。拔罐指南拔罐疗法范围(1)呼吸系统:急性及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水肿、肺炎、胸膜炎。(2)消化系统:急性及慢性胃炎、胃神经痛、消化不良症、胃酸过多症、急性及慢性肠炎。(3)循环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脏供血不足。(4)运动系统:颈椎关节痛、肩关节及肩胛痛、肘关节痛、背痛、腰椎痛、髋椎痛、髋痛、膝痛、踝部痛、足跟痛。(5)神经系统:神经性头痛、枕神经痛、
硅胶拔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