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研究谢敏赖静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X关注成功!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豆瓣网网易微博摘 要:目的探讨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和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混合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实验组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天、7天的疗效和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天、7天的切口疼痛情况和术后15天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延续性中医护理干预对减轻混合痔术后患者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延续性中医护理;混合痔;术后;基金:2014年成都市卫生局科研课题(2014096)近年来,由于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混合痔患者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痔外剥内扎术、PPH等治疗方式已成为治疗混合痔的主要手术方式。由于混合痔术后患者常伴有水肿、出血、感染、疼痛、尿潴留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及精神压力,使得大多数患者术后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与恐惧情绪,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延续性护理是住院护理的延伸,使患者出院后能在恢复期得到持续的卫生保健[1],通过一系列的护理设计来确保患者在同一健康护理场所(如医院的不同科室)及不同的健康护理场所(如从医院到家庭)接受不同水平的连续性护理,通常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包括医院制订的出院计划、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的持续随访与指导[2-3]。混合痔是肛肠科常见疾病,患者术后伤口的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出院后仍有较高的健康护理需求,因此出院后的继续护理非常重要。2015年8月—11月,对我院混合痔患者出院后采用延续性中医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1月200名混合痔手术后出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中男48例,女52例;年龄18~63岁,平均(±)岁;Ⅱ度内痔28例,Ⅲ度内痔45例,Ⅳ度内痔27例。对照组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19~64岁,平均(±)岁;Ⅱ度内痔30例,Ⅲ度内痔46例,Ⅳ度内痔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内痔分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中医肛肠科常见疾病诊治指南》为诊断标准,以齿状线上、下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主要症状是便血、脱出、坠痛。混合痔为同一部位齿状线上、下均有,临床兼有内、外痔的症状。《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1)年龄≥18岁,且≤65岁;(2)符合混合痔的诊断标准[4];(3)全部病例均在骶管麻醉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4)既往无肛周手术史及肛门形态异常;(5)全部病例均为执行混合痔临床路径的病例。(1)混合痔合并肛瘘、肛周脓肿、直肠
延续性中医护理在混合痔术后的应用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