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聊斋俚曲《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聊斋俚曲《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第4期20O7年12月星海音乐学院JournalofXin~《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郑刚(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体教育系音乐教研室,山东淄博255100)[摘要]《磨难曲》是蒲松龄的晚期作品.《磨难曲》第十二回"闻唱思家"【玉娥郎】这支抒情曲牌,恰"-,即思乡,因而音乐也应该随之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所以变化重复便成了此曲音乐主题的主要发展手法——即换头不换尾,这也是传统音乐主题发展的一个特色手法.[关键词]【玉娥郎】;《磨难曲》;聊斋俚曲;蒲松龄;音乐分析[中图分类号]J6O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7389(20o7)04—0068—04聊斋俚曲是蒲松龄以当时民间流行的明清俗曲作曲牌,用白话及淄川方言俚语填词讲唱故事,运用曲牌联套而成的一种艺术综合体_1].蒲松龄墓碑原载俚曲14种,但其中说唱本的《富贵神仙》后改写为戏剧本的《磨难曲》,实为两个独立的本子,所以聊斋俚曲共计15部.《磨难曲》是蒲松龄的晚期作品,,故事情节取材于《聊斋志异》里的《张鸿渐》,叙写书生张鸿渐为民请命遭受迫害,经过一系列磨难,最后父子双双登科,一家团聚的故事.《磨难曲》第十二回"闻唱思家"在全剧中最具音乐性,描写张鸿渐第二次被狐仙施舜华所救并同居数,属联曲体,分别是【玉娥郎】,【银年之后,】,【金纽丝】,【黄莺儿】,【太平年】和【黄莺儿】.第十二回开始曲牌【玉娥郎】本是明代俗曲曲牌名,又名【四大景】,或作【大四景】.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为民间小调,一说为御制曲调_2]《金鳌退食笔记》(卷下)记载:"神宗时(即明万历年间)选近侍三百余名,于玉熙宫学习官戏,岁时陛座,《盛世新声》,《雍照乐府》,《词林摘艳》等词,又有《玉峨儿》词,京师人上能歌之,名《御制四景玉峨郊》."_3]3既有此记,"闻唱思家"中,蒲松龄用【玉娥郎】这支抒情曲牌,,随着唱出的一年四季风情景色,,即思乡,因而音乐也应该随之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所以变化重复便成了此曲音乐主题的主要发展手法——即换头不换尾,这也是传统音乐主题发展的一个特色手法.【玉娥郎】(本文谱例为蒲文祺唱,仁均川昆记谱)_2]p?293为2/4拍,D徵七声调式,,,从一月唱到十二月,每段唱三个月,旋律相同,,自由散板,即中国传统音乐的散起,"正月里"三个字,每个字都用倚音来装饰,加上采用散起这一传统表现手法,每个字时值较长,韵味儿十足,用意明确,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主人公张鸿渐离家多年后回到故乡,'氅3………………皂6…………'3?………??5?……????…………正月里,这三个音从角音开始,缓缓上行级进至徵音,然后突然一个下行七度大跳至羽音,是一种叹息的音调,,便可以看出这三个音便是源自于"MeSo1IJa"的三音组[]基本音调,,第一乐句6小节,可均分为两个乐节,三字一乐节,,l/———,,,厂,}————,'.j4t??l-春雪飘,第一乐节"梅花"二字的曲调,其音乐材料仍然来自引子"MeIJa"的三音组音调."娇"字曲调其骨"春雪"二字曲调,以干音是徵下行五度到宫的跳进,,连续缠绕式的级进,它也是源于"SoIJasi,'的三音组音调,可以看作引子"MiIJa"三音组音调的下行模进."飘"字落在宫音,加进短时值的商,,几乎都是建立在五声音阶式的级进上,还包含了"Dosi"的半音进行,尤其是源于引子叹息音调的"娇"字曲调的五度跳进,,乐句内不再有划分,一气呵成,,.,\1./..,I/_—,l/—\Ili/——,i———}{-l3532l5I23l1一l和风荡荡上柳梢."和"字曲调一字多音,从前乐句的终止音宫音上行五度

聊斋俚曲《磨难曲》之【玉娥郎】音乐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