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学案 华东师大版.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自主学习】,和进行了长达4年的战争,史称“”。,建立朝,定都,史称“”。,宣布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的田宅;因饥饿而卖身为奴婢的释放为,减轻田租,定税率为。、汉景帝在位时期,轻徭薄赋,把原来的,改为;减轻刑罚,文帝时废除了和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时又减轻了。,汉高祖推行政策;之后,、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出现历史上的“”盛世时期。【要点破解】要点一:汉初的统治者为什么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要点点拨:客观上:经过长期战争的破坏,西汉初期呈现一派残破的景象,人口减少经济萧条,粮食奇缺。在这种情形下,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当务之急。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的插图“汉墓出土的陪葬陶制牛车”。主观上:汉初,一批有识之士研究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例1】汉初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有哪些()①汉初统治者认识到经济萧条对巩固统治不利,必须恢复和发展生产②陆贾的“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为休养生息提供了理论依据③统治者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④作为统治者,刘邦的优点是善于听取有益的建议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属于辨析型选择题,考查对出现“休养生息”政策原因客观评价的能力。综合所学知识可知,答案为C。要点二:文帝、景帝采取了哪些措施继续休养生息?有何作用?要点点拨:(1),将原来的十五税一改为三十税一;慎用民力,把服役一年一次减为三年一次。(2)减轻刑罚。文帝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景帝时又减轻了笞刑。经过近40余年的整治,统治者“躬休俭节,思安百姓”,形成了一个“吏安其官,民安其业”的社会环境,史称“文景之治”。【例2】下列与“文景之治”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吏安其官,民安其业”解析:本题属于判断型选择题。考查对“文景之治”的再认能力,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文景之治”不是刘邦统治时期,所以,答案为A。小魔棒:关于西汉建立和休养生息政策可用顺口溜记忆——楚汉争四年,刘邦建西汉;秦亡因暴政,刘邦教训鉴;军吏解甲归、劝民把还乡;奴婢变为民,减租促生产。【同步导练】基础•起步1.《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朝代顺序是()————————,自称“西楚霸王”的是()()“楚汉界河”,与此有关的战争是() “布衣将相”的西汉皇帝是() 6.“过去可以在马上打天下,现在怎么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呢?”这句话所表述的意思是() ,恢复和发展生产 :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娶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乡(加入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0课“休养生息”与“文景之治”学案 华东师大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19-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