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厥的诊断及治疗指南Guidelines on management (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 of syncope背景?由欧洲心脏病学会提供?始于1999年8月?发表于2001年3月主要内容?Part 1:分类,流行病学和预后?Part 2:诊断? Part 3:治疗? Part 4:评估中的特殊问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晕厥病因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对于不同种类的晕厥患者其最佳的诊断检查手段是什么??怎样对晕厥患者进行危险分层??什么时间患者需收治入院??怎样的治疗对防止晕厥复发是有效的?评估方法(1)推荐的强度分以下3组:?Class I :有临床依据和/或共识认为诊断程序或治疗方法是有用的。?Class II :诊断程序或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尚不能很好地确立。? Class III :被证实是无效的,或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害的。评估方法(2)?Level of Evidence A = 资料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meta-analyses)? Level of Evidence B = 资料来源于单个随机临床试验或多个非随机临床研究? Level of Evidence C = 专家的一致意见Part 1:分类,流行病学和预后Classification, epidemiology and prognosis定义?晕厥是一种临床症候群。?是一种短暂的、自限性的意识丧失。?相对而言,起病急剧随后迅速自发地完全恢复。?其潜在的发病机制是短暂的脑血流低灌注。?通常情况下意识丧失无任何征兆,有时可有一些临床先兆(如:轻微头痛、恶心、出汗、乏力和视物模糊等)。?准确的持续时间很难确定,通常不超过20秒。实用神经病学(第二版)晕厥是一组症候群,常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导致大脑皮质高度抑制而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只有在大脑从原来供氧丰富的情况下突然陷入缺氧状态时才会发生。晕厥的病理生理机制?脑血管的自身调节能力。可在相对较宽的灌注压力范围内,维持脑血流的稳定。?当PO2↓或PCO2↑时,局部脑组织的代谢和化学调控可使脑血管舒张。?当心率、心肌收缩力和系统血管阻力变化时,可通过动脉的压力感受器来调节系统循环血流动力学,从而保证脑血流的灌注。?血容量的调节有助于维持中枢血循环的稳定。?当保护机制暂时丧失或其他干扰因素(如:药物、出血等)存在时,可导致系统循环压力低于自身调节范围一定时间段,最终引起晕厥的发生。
晕厥防治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