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它是一种理想化物理模型。2、参考系: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描述物体的运动而被选作参考的物体。参考系可以任意选择,通常取大地为参考系。3、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4、位移: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5、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比如:位移、速度、力、加速度、电场等标量:有大小没有方向,直接求代数和。比如:路程,速率,质量,密度,时间,时刻6、平均速度:是位移与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vxt,单位:米/秒(m/s)8、加速度: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所需时间的比值:公式:a=vtv0t,单位:2m/s。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v(速度的的变化量)方向相同。加速度与速度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匀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1)速度公式vvat0(2)位移公式x1vt02at222(3)速度与位移式vvo2ax(4)平均速度公式vxtv0v22、自由落体运动: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5、自由落体运动①速度公式vgt②位移公式:h1222gt③速度位移公式:v2gh④到地面所需时间:t2hg6、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其工作电压小于6V,一般是4V~6V,电源的频率是50Hz,,即一秒打50个点。先穿纸带后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拉动纸带。第三章:相互作用1、力: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力必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力的三要素。力是矢量。力的作用效果:①形变;②:(1).重力的产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收而产生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2).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物体的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效果上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都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2重心跟物体的质量分布、物体的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3、摩擦力:(1)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接触面粗糙、有弹力作用、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三者缺一不可.(2)摩擦力的方向:跟接触面相切,,也可能相反,(3)摩擦力的大小:①滑动摩擦力:fFN②静摩擦: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f静≤fm(fm为最大静摩擦力)4、力的合成分解方法:两个力的合力范围:F1-F2≤F≤F1+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19、受力分析:(1)确定研究对象,并隔离出来;(2)一重力,二弹力,三摩擦力,四其他力;(3)检查受力图,找出所画力的施力物体,分析结果能否使物体处于题设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加速),否则必然是多力或漏力第四章、牛顿运动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
物理学考复习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