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保健十大制度1、一日生活制度2、膳食管理制度3、体格锻炼制度4、健康检查制度5、卫生与消毒制度6、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制度7、常见病预防与管理制度8、伤害预防制度9、健康教育制度10、卫生保健信息收集制度一日生活制度生活制度的意义:【一日生活制度】1晨午检及全日观察晨午检及全日观察由班级老师协助保健员,了解幼儿健康状况,通过一问、二看、三摸、四查,及时发现幼儿身体、情绪及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异常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1-1晨检要求:(1)保健人员要比幼儿早入园,做好晨检的准备工作,晨检器具盘里放体温计、75%酒精、听诊器、压舌板、酒精棉球、记录本、笔等。(2)保健人员要衣着大方整洁、态度和蔼、笑容可掬地迎接幼儿入园。(3)有专门的晨检室,晨检地一般设在大门口。(4)遇有保健人员出差、请假,应有接替老师负责晨检。1-2晨检方法:一摸:摸摸幼儿有否发热、淋巴结肿大现象。二问:仔细询问家长昨晚幼儿在家的情况,有无不舒服、患病等异常情况,如有则记录在晨检草本上。三查:检查一下幼儿手指甲和双手是否卫生,检查一下幼儿有否带危险品入园,检查一下幼儿衣着是否整洁。四看:仔细观察幼儿的精神、面色、皮肤、嘴唇,有无精神状态不好,身上有无出疹等。1-3晨检特殊情况处理:(1)遇有可疑发热幼儿安抚其坐在门口的小椅子上测量体温。(2)遇有入园路上产生外伤的幼儿,给其进行简单的处理。(3)对带药来的家长向其索要病历或请家长签字,并检查药名、标签是否清楚,药物有否过期,如有,则退给家长带回,保健药品一律不收。(4)对不该带入幼儿园的物品由家长带回,如有幼儿带有贵重物品,一定在二人见证情况下退给家长。(5)对班级全日观察幼儿和保健室全日观察幼儿给予安置。2进班2-1孩子进班前,班级老师做好环境卫生、室内通风、检查安全及其他准备工作。2-2热情接待每位幼儿及家长,态度和蔼,亲切有礼貌,使幼儿情绪愉快,愿意来园,家长放心。2-3简单了解幼儿在家情况。检查幼儿是否携带食物及其他不安全的物品,如发现,可请家长带回,并做好宣传工作。2-4准备充足的各类玩具,组织丰富的来园活动。2-5妥善保管幼儿的衣物、用品。4、2-6取得家长的配合,保证幼儿的出勤率。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幼儿迟入园、早离园或带食物到园内来吃,以免扰乱班级的生活常规。3、体育活动3-1保育员双手应干净、温暖,不留长指甲。为幼儿脱去适量的衣服。适合运动。3-2用游戏的形式和幼儿按音乐节奏做操。主班老师完整示范做操,配班老师可进行个别指导。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愉快情绪,不强求幼儿动作的规范、姿势的正确。3-3合理安排器械、散步、自由活动环节。保证幼儿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并能根据天气、气候变化进行调整。3-4保育员要注重各项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如场地平整、器械安全、幼儿衣着适合运动、幼儿有否危险的动作等。3-5活动后及时清点人数,加强保护意识。3-6保育员要参加幼儿活动,激发孩子活动兴趣。3-7注意照顾体弱儿,安排合适的活动量,特殊气候下要灵活安排,保证有充足的玩具。4、培养与训练4-1幼儿教学以培养兴趣为主,学习粗浅知识,掌握简单技能,培养良好行为习惯。4-2注意幼儿的个体差异,进行个体化教学。4-2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及生活自理能力。5、穿衣盥洗膳食管理制度1膳食管理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取得《餐饮服务许可证》,建立健全各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水。保证儿童按需饮水。每日上、下午各1~2次集中饮水,1~3岁儿童饮水量50~100毫升/次,3~6岁儿童饮水量100~150毫升/次,并根据季节变化酌情调整饮水量。1-、后勤、食堂、财务部、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的伙委会,并每季度召开会议,进行民主管理。主要议题:①了解近期幼儿进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②交流分析幼儿伙食质量,审定幼儿食谱。③通报营养分析结果等。④伙委会有权监督,检查幼儿伙食费用的使用情况。工作人员与儿童膳食要严格分开,儿童膳食费专款专用,账目每月公布,每学期膳食收支盈亏不超过2%。1-《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建立食品采购和验收记录。1-、消毒,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食品加工用具必须生熟标识明确、分开使用、定位存放。餐饮具、熟食盛器应在食堂或清洗消毒间集中清洗消毒,消毒后保洁存放。库存食品应当分类、注有标识、注明保质日期、定位储藏。1-、有毒、不洁、超过保
卫生保健十大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