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中考总温习-语文版课内白话文温习题中考总复习——课内文言文复习补充练习七年级上册《论语》六则第一部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罔()殆()2(填空:《论语》是记录的一部书。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孔子,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殆:)?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何以:)?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识:)?择其善者而从之(从:)4(原文填空:,不亦说乎,,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子曰:“,是以谓之‘文’也。”5(摘出出自《论语》十则中现在常用的成语。6(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所选六章,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关于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关于思想品德修养有。请分别就两个方面各举一两则。第一方面:第二方面:8(“而”的用法,有的表顺接,有的表转接,请区别下列句中“而”的不同用法: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敏而好学()学而不厌()择其善者而从之()9(指出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学而不厌古义:今义:是以谓之“文”也古义:今义:10(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11(宋开国丞相赵普曾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12(在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方面,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请举出两例。《〈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述了东汉末年到晋代之间。作者,南朝宋家,彭城人。二(课下注释1(重要词语解释:(翻译下列句子:(1)尊君在不,(2)歆辄难之(3)本所以疑,正为此耳。(4)宁可以急相弃邪,(5)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6)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三(按要求默写1(《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是2(交代客人发怒的原因的句子是3(交代对话由来的句子是4(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误是5、《乘船》中王朗让那人搭船的原因是6(华歆认为不应该抛弃所携之人的理由是7(《期行》中表现客人十分无礼的句子是8(最能体现陈元方态度的句子是。四(回答下列问题1(《期行》中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做得对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元方“入门不顾”的做法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你认为文中的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3(《乘船》中“本所以疑,正为此耳”一句中的“此”指代。4(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其优劣。5(《乘船》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期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卖油翁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卖油翁》作者是_______,北宋著名______家。唐宋_______之一。2(给下列汉字注音。自矜()家圃()睨()忿然()酌油()颔()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2)但微颔之()(3)无他,但手熟尔()(4)尔安敢轻吾射()4(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所说明的道理。二、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1(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2(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3(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4(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三峡一、《三峡》选自《》,作者,朝的家和家。二、三峡是、和的总称,它在长江上游和之间。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略无阙处2、不见曦月3、夏水襄陵4、或王命急宣5、良多趣味6、沿溯阻绝7、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8、属引凄异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2、属引凄异司命之所属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沿溯阻绝绝巘多生怪柏哀转久绝五、翻译。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六、回答问题。1、三峡的景色特点是什么,作者从哪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2、文中描写三峡全景的语句是这些语句侧重突出三峡两岸山峰的、的特点。3、文中从侧面突出三峡两岸高峻的句子是。4、第二段从哪几方面描写三峡的水势,突出了江水怎样的特征,其中从侧面写出三峡夏水湍急的语句有哪些,5、第三段中表明作者对“春冬之时”的三峡的总的印象的语句是。6、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原因是什么,7、请写出描写三峡秋天景象的语句,这些语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气氛特点。8、文末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精华]中考总温习-语文版课内白话文温习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