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村李家坑.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村李家坑古村李家坑2010年12月25日2004年七月我有幸到位于四明山深处的宁波市鄞州区章水镇李家杭村客居了一周时间,这是一座滨水型的古村落,和柿林村仅一岭之隔,步行不超过20分钟。在那里留下了我和学生们工作的身影,留下了清凉的暑假欢乐美好的记忆。如今,快七年过去了,我还感叹,在山中,竟然住着那样的人们。我还难忘,自己曾经在那样诗意遥远的地方生活过,日间在冰凉的溪流中沐浴,夜间在宁静的院落中仰望星空。对于我,是一辈子的珍贵回忆,也是一种教育和启迪,是一生的财富。李家坑的巷弄李家坑的巷弄没有名字。如果把李家巷的巷弄大致按照平行于大皎溪或垂直于大皎溪来清理格局的话,村中应当有三横四纵的街巷交通。因为经过再三的询问,村民都说不上这些小街小巷的名字。我们只好在村中下塌的老乡家的二楼上自己为它们贴上了标签。经过你一言我一语的“出谋划策”。分别有了以下一些提议:三横:上横弄、中横弄、下横弄;四纵:墩头巷、木鱼巷、通转巷、溪边巷。这些巷弄用两边的界面的虚虚实实展现给我们一个十分有层次的序列,村委员会所在的村口广场是令我们首先为之一振的兴奋点,然后从祠堂与“沙李”之间的巷弄进村,转向“黄泥鳅”与“小方丘”之间的缓坡,此时,但见屋宇依山,前后叠落,给人鲜明的山村印象,坡的尽端进入木鱼巷,左侧民居以正面迎人,再向前,两侧皆石壁,到此方步入佳境,左有“奠厥攸居”,该院门正对一小巷可见“与鹿游”。木鱼巷的尽端是“环溪楼”南边紧邻的小商店的山墙,墙体垒以五彩卵石,灿然可爱,走到近前,一方小三合院,因面朝南而阳光融融。主游线继续向左进下横弄,两侧计有环溪楼,“水云居”,“凤竹鹤松”等村中最有份量最有诗情画意和文化氛围的民居群,我们在此盘桓良久,反复体会和领略真实的山居文化。下横弄正对一小山峰,山上竹木葱茏。下横弄到底路分两头便是溪边巷,我们想如果此处有数家小店,分别出售山货、工艺品和日常用品,使人从山居的宁静中归入热闹的世俗生活氛闹里来,人的心中也就会有静有动,相得益彰,购完物,归去者归去,留宿者留宿,饮茶者饮茶,都不错。溪边巷的北出口有一株古老高大的香榧树,正值盛夏,树上果实累累,从树下走过,就来到水流湍急的大皎溪边了。李家坑的山水李家坑是四明山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自然村之一,更兼有独特的自然环境,连它的邻村(已经开发为四A级旅游景区的丹山赤水柿林村)村民也不无羡慕地夸赞说李家坑有一条好水,就是呈环状绕过村子的大皎溪。大皎溪上游建有名为“榧树潭”的水库,河里的水量并不大,但流速很急,河床可见大大小小裸露的岩石,与丹山赤水景区峡谷中的情形很相似,这些岩石多呈红色。面对这样的环境,自然令人联想起中国传统村落的定居落户和布局所十分崇尚的风水文化。因为这次没能见到李家坑的李氏家谱,所以我们只能从眼见的形式上进行猜测,位于村子南端的李氏宗祠面对一山峰如屏,似应当作该村的朝山。村子背倚的大山名幢起岩,是宁波市鄞州区最高峰(海拔740余米),由幢起岩向东延伸下来的两座小山包象龙的两只巨爪紧紧搭在李家坑背后,两座小山之间还有一条常年不断流的小溪由南至北汇入大皎溪,大皎溪水在此先由西向东流转而由北向南流去。李家坑人家便落户在大皎溪的西南,两座小山包东北这样的山脚水边向外凸出的位置上,按照水流的形状,李家坑处在不被水侵的汭位,大皎溪水呈环状绕村如玉带一般,在风水说中应当是“吉”的象征,李

古村李家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19-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