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我院自2004年1月~2005年5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本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全都符合1996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且经脑CT或脑MRI证实,均为首次发病,病程均在24小时以内,住院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50例,男35例,女15例,年龄42~72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6例,脑叶9例,脑干4例,多发性11例,另外,伴有高血压病35例,糖尿病18例。对照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43~71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5例,脑叶8例,脑干5例,多发性12例;另外,伴有高血压病37例,糖尿病17例。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病人在性别、年龄、病程、梗死部位、梗死灶大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控制血脂、控制血糖、对症以及支持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日;对照组以丹参20ml加生理盐水静滴,1次/日,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指标: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5天评价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同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评价药物安全性。疗效评定: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有效率评定。①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91%~100%;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90%;③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变化: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17%;⑤恶化:NIHSS评分增加>18%。总有效率=(基本治愈+显着进步)/总例数。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第15天两组NIHSS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治疗28天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显效率为80%,对照组总显效率为6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果见表2。不良反应: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未发现药物引起的严重毒副反应,仅有皮肤搔痒1例、皮肤潮红1例,患者均能忍受,自行缓解,无需特殊处理。讨论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脑梗死的症状大部分表现的都不相同,这些症状有很多轻微的,患者很容易忽略。脑梗死在发病早期和脑出血的治疗是皆然不同的。对于此病要及时的诊治。其常见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其病死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中老年患者的健康。目前,认为脑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微循环血流减慢,血小板聚集、血液黏度增高、凝血因子作用增强,抗凝及纤维活性的降低,导致血栓形成,是发生脑组织缺血梗死的重要原因[1]。起病突然,常于安静休息或睡眠时发病,起病在数小时或1~2天内达到高峰。头痛、眩晕、耳鸣、半身不遂、可以是单个肢体或一侧肢体,可以是上肢比下肢重或下肢比上肢重,并出现吞咽困难,说话不清,恶心,呕吐等多种情况,严重者很快昏迷不醒。每个病人可具有以上临床表现中的几种。一般治疗应卧床休息、头部放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临床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